《2015中国开发区竞争力研究报告》今日在京发布。投促汇开发区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学才对报告内容进行解读时表示,从2014年国家级开发区的总体发展情况看,开发区已经成为新常态下保持我国实现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支撑力。按区域看,东部地区的开发区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西部地区开发区在加快发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相对较集中,如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新能源和生物医药领域。
数据显示,2014年,国家级开发区已经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5万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5%。这一数字比2013年提高0.4%。开发区已经明显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据介绍,在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121家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为机械设备制造,最为集中。此外,在全国115家高新区中,生物医药为最集中主导产业,共有68家高新区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且较集中分布在山东、江苏、广东三省。
徐学才介绍,对2014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力评估结果显示,在筛选出来的30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开发区中,东部地区贡献了17家,东部地区开发区具有较明显竞争优势。同时,在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的104家开发区中,天津、江苏和福建三省的开发区竞争力最具优势。而这三个省份一共入选的18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开发区中,江苏一省贡献了9家。
对于未来如何提升开发区的竞争优势,徐学才提出7个着力点。包括科学规划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让管理服务成为金字招牌,不再只通过低地价0地价竞争,坚持区域视角,以区域融合为基,以创新发展为先导,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走开放发展道路等。
“过去我们希望引进来,进行招商引资,但是现在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十三五’规划,国家都明显鼓励开发区走出去,鼓励去海外共建产业集群,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提升开发区影响力,在这中间,除了硬件的输出,更要注重比如经验、技术、服务等的软输出。”徐学才说。
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商务部组织编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系统将开发区的发展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五年规划体系。2009-2010年国家启动开发区升级工作,国务院先后批准68个省级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10月,商务部通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三并重,二致力,一促进”的新要求。目前,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2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5个,国家级保税区13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6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5个,国家级其他开发区57个。此外,省级开发区共计11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