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经济受到热捧的当下,行业的真实状况如何?相较其他企业,共享经济模式企业有何竞争力?在资本的寒冬中,这类企业如何度过融资冰点?
并不拥有汽车的Uber成为全球用户出行的重要选择,估值超过汽车生产商福特公司的市值;并不拥有房产的Airbnb成为主要的住宿服务商,估值超过酒店集团万豪的市值。
人们用“共享经济”来解释这一切得以发生的动因。
共享经济盘活了闲置的房产和汽车运力,在五六年间成就了估值数百亿美元的巨型“独角兽”们,引爆创业者们在多个不同领域的商业新业态探索。
正在重新塑造服务业的共享经济模式,因其在运营模式与成本结构方面的独特优势,以轻资产运营模式获得更高的估值认可。
国内的共享经济领域有哪些典型代表?在“住”和“行”的基础上,共享模式带动着哪些更多领域的创新?面对市场环境和政策监管方面的挑战,创业者们又秉持着怎样的心态?
共享经济大图谱
美国共享类企业的迅速发展始于2008年,当时,金融危机让企业和家庭开始缩减开支和节约成本,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提高匹配效率的共享类初创企业迅速出现。
从这一年开始,Adam Neumann和MiguelMckelvey创办了WeWork的前身Green Desk,同年Airbnb和Uber先后成立。
中国的共享类企业历史,在交通出行领域则可追溯到2009年到2010年易多共享、易到用车、车纷享的创办,在旅行住宿领域可追溯到2011年到2012年,爱日租、途家网和小猪短租等的成立。
IDG资本董事连盟分析说:“随着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满足统一的需求不需要集中化的供给,或者不需要集约化的供给,完全可以用零散化的供给满足统一化的需求问题,房子、车、餐馆以及各种方式上也可以认为零散化的方式来解决。”
安信证券研究团队则在报告中详细阐述,共享经济的兴起与这些条件密不可分:经济背景-产能和供给过剩是经济周期的普遍性难题,构成共享经济发展的前提;商业困局-传统模式企业集团的低效协同以及产业链的层层加码,导致交易成本畸高;技术前提-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应用,让供需信息实时、精准的高效匹配和信任鉴权成为可能;消费理念-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的消费观转变;社会背景-城市化进程下的高密度人口,促成更多交易撮合机会。
共享经济最常用于价格很高同时利用率不是很高的物品上,例如房地产、汽车等。如今,这一理念已经运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和人力资源领域。
总的来说,共享经济理念在不同领域和细分市场的应用带来不同的商业模式,比较典型的包括互联网金融领域的P2P借贷和众筹,人力资源领域的众包和知识分享,旅行住宿领域的短租和办公室共享、交通出行领域的P2P租车和和拼车。
通往“独角兽”之路
共享的价值在于盘活了拥有巨大存量的闲置资源,通过重新利用形成更为优化的配置。
相比投入巨大资本购置设施提供服务的重资产模式,通过信息化整合市场存量资源、向用户输出标准化服务的轻资产模式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截至2015年8月,世界上估值最高的10家创业公司中,有三家(Uber、Airbnb、滴滴快的)属于共享经济领域的企业。其后,共享办公场所企业WeWork凭借10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估值排名第11位的创业企业。
在中国市场,交通出行和旅行住宿领域的创业企业在2015年频频以高估值融资:8月,途家CEO罗军宣布,途家以超1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新一轮共计3亿美元的融资;9月,滴滴快的CEO程维透露公司已经完成了新一轮总额为30亿美元的融资,滴滴快的的估值达到165亿美元。
人力资源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快速发展, 被盘活的“闲置资源”既有体力劳动,也有知识技能等脑力服务。
“企业在不增加用工的成本基础上,借人才共享新模式来破解持续存在的用工难题成为最优选择。”斗米兼职董事长兼CEO赵世勇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从就业群体来看,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劳动主体更倾向于选择灵活的工作时间。
赵世勇分析,人们倾向于自由职业或兼职这一工作理念改变让企业大批量雇佣兼职人员成为可行选择,国内人才共享市场,或者说兼兼职市场,未来一定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尽管P2P行业在2015年问题不断,但以P2P金融和众筹为代表的金融领域共享经济模式仍被广泛看好。
“相对于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市场来讲,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共享经济模式还是刚刚开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用户量比较少,第二是产品形式还比较少。这里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91金融CEO许泽玮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举例说,基于互联网金融做共享经济的企业和产品,要看清行业的边界和人群的边界,做自己擅长和熟悉的事情。
迎接“持久战”
共享经济前景光明,但中国共享经济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共享模式的创业企业估值与国外同类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也有创业企业已经关闭或经营艰难。
“一些最早期做共享模式的企业已经没了,因为当时他们判断共享经济马上会到来,但消费者接受这个理念却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时很多所谓的’风口”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很火。”有共享项目的创始人对记者表示。
共享经济下的初创企业们同时面对的资本投入、用户体验、市场环境、政策监管等不同纬度的挑战,存在多年的人与人之间信用基础的薄弱和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仍是难以回避的挑战。
“不能以投机的心态做共享经济,甚至不用担心政策的障碍。法律是在不断完善的,我们要义无反顾的往前走。”作为共享经济的簇拥者,e袋洗董事长张荣耀认为。
2015年,随着资本寒冬声音渐起,与共享经济模式有巨大交集的O2O行业饱受争议。
“一方面,大家看到的O2O领域的’泡沫’是因为市场上90%多的模仿者;另一方面,供需双方能否均衡发展、能否真正提高用户满意度是是否适用O2O模式的关键。”张荣耀认为,资本寒冬是传统行业的寒冬,对于新兴行业来说仍是一片蓝海。
安信证券的报告指出,共享类企业其高估值的背后是对这种模式在全球跨区域实现快速扩张的认可,此类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个可预期的全球化市场,文化差异和地域障碍并不会对跨区域扩张产生影响;有广泛的、有共同特征的需求;有可供整合和激活的产能或供应,且不需要做大量投资和建设;“轻资产公司”有快速扩张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大家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要持续向更优的模式迈进。创业者、风投和媒体觉得自己可以影响消费者,事实证明,尽管少部分思想活跃的人可以最终影响多数人的习惯,但这个影响是要一步一步走的进行。”悟空租车CMO朱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