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并且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项政策举措。这是在准确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基础上做出的合理安排。
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迄今已经持续了八年。其间,中国经济经过短暂剧烈波动(2008-2011)之后进入了较为漫长的横向盘整期。笔者认为,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GDP增速变化态势,还要看这种增长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增长结构是怎样的,是否可持续,以及增长代价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分析中国经济,人们多会关注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物价指数、外贸(进口、出口)、金融(M2、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等主要经济金融指标。依据传统经验与观察标准,这些指标的时点数据与过往轨迹未必好看。
进一步观察,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形势更是异常复杂,认识分歧在所难免。笔者感觉到,当下的中国经济很难用“好”与“坏”来简单概括。“好”“坏”之争,往往出于总量分析,如果我们能够透过结构性变化来观察,所谓的“好”与“坏”都是存在的。深入到经济结构层面、从不同角度揭示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化背景以及这种变化是否为我们所期待,可能会更客观地描述中国经济现状。
首先,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成为GDP增长的最大动力,对GDP的贡献率已经高达60%。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出现了出口拉动让位于投资拉动,2015年则出现了投资拉动让位于消费驱动的明显迹象,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餐饮收入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增长势头,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升温明显;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一直保持在40%左右,占全社会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达到9.8%。
其次,财政支出持续发力,预示宏观经济政策思路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不同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效明显不同。经济上行期,货币政策效果要明显大于财政政策;而在经济下行期,财政政策的效果要明显大于货币政策。针对2014年以来出现的货币政策“钝化”现象,2015年伊始财政政策开始发力,主要是加快部分重点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同时考虑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置换地方政府债券力度加大和在建项目政策措施落地,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再次,高能耗及产能过剩行业微观指标低位运行,直观上看是经济下滑的表现,而实际结果却是我们近年来宏观政策目标梦寐以求的。 六大高能耗行业增速及企业利润增速放缓,虽然拖累了整体工业增速,但也反应出产业结构转型初见成效。钢材、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持续下滑,部分增速由正转负,产能过剩行业持续处在去库存的过程中。纺织、鞋帽类产品出口下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增速放缓,显示了我国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说明经济转型还将持续。
其四,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表明经济结构升级步伐已经启动。 主要表现在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速度加快。2015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大幅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半年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9%,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长13.5%。高技术企业利润高增长,反应出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从出口产品来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健。
观察历史轨迹,2012年以来,尽管经济规模持续增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GDP增速,并没有因为经济下行而改变平稳增长态势。
其五,单位GDP能耗降低,说明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转型。 2011年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同比下降5.9%,降幅进一步扩大,为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进展。
当然,从结构上观察部分经济指标也在“变坏”,例如对外贸易疲弱格局没有根本性变化,但对于这种“变坏”也应辩证看待。近期进出口数据大幅回落,虽然有需求面疲弱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回落也重要原因。同时我们还看到,海外经济体需求分化明显,对美国、东盟出口保持增长,而对欧盟、日本出口下降。即使是出口增速出现的结构分化,也不应过分悲观;主要商品进口量稳中有升,考虑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额的抵消,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拉动作用更大。
大家一直关注的工业生产仍然低位运行,且增速有所回落,尤其是发电量增速由正转负,也在数据上印证了工业生产增速下滑的严峻现实。但从经济结构来看,在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主导、高能耗行业处于持续收缩的状态下,仅仅靠用电量增速变化还不足以判断经济形势。即使从铁路货运量来看,虽然普通铁路运输和货物周转量出现负增长,但我们也要注意其他运输方式对普通铁路运输的替代效应明显,尤其是在公路运输保持平稳状态下,民航客货、高铁客运量持续快速增长。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此消彼长,意味着新旧增长动力逐步转换,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以装备制造、计算机通信行业、再生资源利用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平稳甚至加速增长,显示结构性改革和定向调控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各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此消彼长。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近年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商业模式迅速兴起的革命意义。 应该说全社会对已经发生的商业革命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商业模式革命不仅对潜在消费需求唤醒实现、提升供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也极具意义。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其中很重要体现在经济运行效率方面,但近年来这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商业模式革命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互联网商业发展空间巨大。继续推动商业革命,推进商业模式演进,对激发我国潜在需求,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等带来的作用将是革命性的。(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