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上周大幅贬值后,1月11日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绝地反击”。
截至11日20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700多个基点,涨幅高达1.07%,徘徊在6.6126附近。
但是,这并未驱散境外离岸市场交易者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担忧情绪。
“从2015年下半年起,外汇市场的高波动性,未必与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比如人民币,就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而言,未必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但近期它却出现较大幅度下跌。”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在2016瑞银大中华研讨会间隙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
在他看来,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出现短期大幅下跌,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人民币脱钩美元存在不同的观点。长久以来,国际投资机构普遍习惯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但在当前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趋势下,这种汇率策略对中国经济发展未必适合——若人民币持续被动跟随美元升值,势必对中国商品出口带来不小的负面冲击。
“其实,美国希望人民币能保持强势,有利于美国商品出口刺激经济复苏。”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但是,当国际市场开始意识到中国相关部门改变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时,就产生不同的观点,从而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
“这时,中国相关部门应该向市场传递明确的汇改意图信号,即便它不会向市场公开自己干预汇市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操作预案。”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央行的这项工作成效要优于去年8月汇改期间。
他认为,去年8月中国央行启动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旨在抹平境内外人民币汇差,但由于汇改意图传递不够清晰,令市场存在不同观点,不少国际投资机构以为中国央行在默许人民币贬值,造成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
但在今年初人民币大幅下跌期间,中国央行很快向市场明确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汇改意图,如此市场就能找到一个清晰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区间,有效地遏制人民币无序贬值。
针对人民币汇率应交给市场定价的呼声日益高涨,斯蒂格利茨反驳说,汇率不可能由市场自主定价。究其原因,汇率是受到利率影响的,即便在利率市场化的欧美成熟金融市场,这些国家央行也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敲定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利率波动区间,间接宏观调控汇率波动区间。
“若一个国家将本国货币汇率完全交给市场定价,反而容易出现汇率无序大涨大跌,不利于这个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他直言。在人民币申请加入SDR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希望中国相关部门能对资本项与跨境资金流动实施适度监管,在充分调动市场同时,避免人民币汇率无序波动与资金异常跨境流动。
斯蒂格利茨直言,中国央行要有效调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不能只靠干预汇市,而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包括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等,避免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出现汇率大幅异常波动。
他提醒说,尽管人民币未必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未来2-3年有两个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是投资者必须关注的:一是希腊等欧洲国家民众反对财政紧缩政策的情绪日益高涨,可能令欧洲重新陷入债务违约风波;二是随着美国货币政策从宽到紧,此前宽松货币政策所积累的资金高流动性开始缩水,美国资产泡沫可能面临破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