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卫计委: 全面二孩落地时机适宜 8成人想生二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宇 2016-01-12 12:38: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对30年后人口形势预测的“公开信”、历时三年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尚未告急的劳动力人口绝对数量和抚养比的现实情势,这是1月1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回应“全面二孩落地太晚”质疑的三板斧。

王培安表示,如果将劳动年龄和国际接轨,算到64岁,中国目前劳动力比较充裕,而到2050年,中国仍然还有8.27亿的劳动年龄人口。

全面二孩落地时机适宜

“条件成熟,时机适宜,我们认为,政策出台时间是适宜的。”王培安说。

王培安透露,2004到2006年间,国家组织了规格高、规模大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全国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研究工作。其中一项成果就确定了人口发展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8左右比较合适。

据2015年7月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的介绍,目前中国总和生育率大概在一点五六,且已稳定几年了。

在1980年党中央发表的《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30年以后,人口增长比较快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就可以采取不同的生育政策。

因此,王培安认为,2011年实施双独两孩政策,这个时间与公开信提出的30年后,是相吻合的。

此外,根据王培安梳理的三十年的生育政策调整脉络,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2008年,当时的人口计生委组织专家和实践工作者,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就提出了生育政策调整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就是双独两孩,第二步是单独两孩,第三步是全面两孩。双独两孩到2011年,全国才全部实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单独两孩;紧接着去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全面两孩的决策。

除了上述政策演变,根据目前对劳动力人口的测算,则是全面二孩选择此时落地的更为现实的依据。

根据王培安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如果将劳动年龄与国际接轨,按64岁计算,2014年中国有劳动人口10亿,五年后为9.9亿,2030年劳动人口9.58亿,2050年仍有8.27亿。

王培安认为,现在劳动年龄人口比较充裕,“再过三四十年,我们国家劳动力还是比较充足” 。

除此之外,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抚养比在50%以内均处于人口红利期,2014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为39.2%。

“人口事件是一个长周期的事件。人口决策正确也好、失误也好,要在几十年后才能看到。所以,这个决策早两三年,晚两三年,都是适宜的。所以我们认为全面两孩政策正当其时。”王培安说。

而对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长期性的时间节点,王培安表示,可能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随着人口自身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会赋予新的内涵,赋予不同的要求”。

全面二孩政策对象

60%为35岁以上

王培安认为,对生育政策的调整就是要起到缓解、缓冲老龄化的作用。根据王培安公布的测算结果,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压力。他表示,到2030年,对老龄化程度将会缓解两个百分点,对劳动力供给将会产生0.5%左右的正效应,到2050年,会增加三千多万劳动年龄人口。

但王培安认为,中国面临劳动力问题的第一矛盾不是数量,目前劳动力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因此未来面临主要问题是要提高整体劳动力的素质。

而针对目前城市家庭生育压力过大的问题,王培安认为需解决生育抚养经济成本、生育安全和优生优育的问题。

杨文庄在1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根据多次生育意愿调查,80%以上群众希望生育两个孩子,而目前对于目前影响生育的住房、托幼、教育等问题,国务院已经制定了相关部门配套分工方案。

杨文庄透露,目前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对象有9000万左右,其中60%在35岁以上,50%是在40岁以上。由于政策实施以后,高龄孕产妇家庭明显增多。发生孕产期病症、并发症的风险都在增长。

“三十七八岁,四十岁的生育难度很大,高龄产妇属于生育的高危人群,助产方面的技术要跟上,要确保母婴安全。”王培安说。

此外,杨文庄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基层的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出生缺陷的健康倡导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优生优育,增强公众的防护能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