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汇川 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
亲爱的21世纪经济报道读者:
李宗盛说:决定容易,等待太难。要走到理想状态,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需要政府、企业、金融忍住短期诱惑的吸引,保持长久的耐心。
金融是服务经济的,但是现在因为陷入了一个怪圈而做得还不够好,现在的“个人—金融机构—企业”的循环关系变成了一个怪圈一种困境:金融机构做一些直接融资产品形态的改革尝试,但因刚兑而流产,或者干脆从开始就是心知肚明有隐形刚兑的假创新;而个人投资者并不觉得金融机构的服务有多专业,虽然签了字,一旦有损失我就去拉横幅;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玩来玩去,最后拿到的资金实质上还是一堆很贵的“贷款”。喊了多少年的泛资产管理,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貌合神离,举步维艰。
2015年金融还有一个现象,在金融机构自身稳健但沉重的创新改革之外,有两股力量在冲击着金融机构的围墙:好的一个是走正道的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它即便抢不走多少金融蛋糕,但必将推动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坏的一个是遍布全国O2O的野金融、假金融,上演着庞氏骗局,让老百姓拉横幅都找不到人。要真正脱媒,金融机构是责无旁贷的,也需要咬牙挺住,勇敢做真正的创新,让怪圈倒转。
一切经济、财政、民生、金融,根基在于企业盈利。在中国做企业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放水养鱼,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转折点的阶段。想象一个理想的状态:企业不再担心重金研发的成果被山寨,发现耐心去做也能挣钱,而且挣更多的钱。税负降低,好企业得到资金支持非常便利;金融机构能识别好企业,用综合金融的手段,把个人的财富变成资源,合理配置到好企业;个人对自己的投资了解得当,合理配置。平安用28年修炼成为9000万老百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平台,而陆金所即便站在巨人肩膀上,有互联网手段,也用了近五年时间累积,才达到1800万用户和1.6万亿交易量。李宗盛说:决定容易,等待太难。要走到理想状态,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需要政府、企业、金融忍住短期诱惑的吸引,保持长久的耐心。
不过在经济学家纷纷悲观的时候,老百姓倒还没什么感觉,小长假的景点、周末的影院,临潼的夜市、新宿的免税药妆店,依然人声鼎沸,舞照跳马照跑。经济下滑本应导致的就业和收入降低问题似乎并没有传导到个人。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欢乐之处,也是我们经济和金融的希望。熬是一定要耐心熬的,只要人们的预期没有发生方向性改变,只要大家一起熬,基尼系数没有大的变化。如果能忘记恼人的房子,那么健康、旅游、学习、艺术、社交、思想、干净的空气、公平诚信的环境等等,才是我们老百姓更加想要的,我们愿意为之消费的,毕竟钱是冰冷的,人是有温度的,而且,我们人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