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年用心服务 上海银行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小企业是上海银行的基本客户群,目前服务中小企业超过17万户。在成立之初,上海银行就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成立20年来,上海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中小,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管理、创新业务产品,满足中小企业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全力打造“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综”“专”并重,实现服务能级跃升

自成立以来,上海银行凭借“紧贴市场、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基本的结算、存款和贷款服务,成为上海地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合作伙伴。在多年实践中,该行坚持不断探索、逐级提升,逐步形成了综合化与专业化并重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成立之初的上海银行通过聚焦信贷业务,着力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面对当时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呼声,上海银行在发挥自身资金优势、风控优势支持中小企业的同时,积极探索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利用政府信息优势和担保公司风险分担功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

比如,1997年,上海银行与中投保上海分公司创新性地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市区两级财政出资的担保资金,在业内率先推出了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为数千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目前已经累计发放贷款200亿元以上。2004年,为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程度,上海银行推出了中小企业“便捷贷”产品,企业只要满足既定条件、通过评审,就可快速获得授信并提款。截至目前,“便捷贷”业务已经成为上海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主打品牌之一。

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上海银行坚持综合化与专业化并举,不断探索,细分客户类型,持续推进专业化经营。上海银行在强化基础融资服务的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生命周期等企业特征,致力于在细分领域形成一揽子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了以“便捷贷”等为基础,科技、绿色、文化金融为特色的“1+3” 专属金融产品系列。

针对科技小企业,上海银行积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并针对企业“轻资产”的特征,探索多元化风险管控手段。该行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提供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担保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贷款、成长型企业股权质押贷等在内一系列产品和服务。

针对绿色小企业,上海银行2012年起在业内率先推出“合同能源贷”;2013年上海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在上海地区首创针对小企业能源效率节约的项目贷款,率先引入了国际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和技术支持的模式。截至目前,上海银行针对合同能源企业的贷款额已经占上海地区同类市场50%以上,为上海地区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文化小企业,上海银行建立文化项目评审与银行融资对接模式,重点为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比如,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合作,发挥基金会对文化项目的专业评审能力,根据评审结果上海银行给予相应融资支持。该模式下,上海银行支持东方传媒制作了电视剧《誓言今生》、三元影视《三进山城》等多部主旋律作品。其中,《誓言今生》获得了当年全国文艺作品的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

此外,上海银行针对高成长型小企业还专门推出了“小巨人”培育计划,配备专业团队、专门流程和专属产品,让小企业也能享受大客户的“VIP”服务。近年来,上海银行已使约六百家小企业受益,其中超过40%的“小巨人”企业有到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等上市或挂牌计划,并已有多家中小企业成功实现上市。

创新机制,增强服务中小动力

上海银行从战略高度,根据银监会“六项机制”要求,按照专业化和系统化思路整合小企业业务,加强内部差异化管理着力。

成立专门机构:上海银行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小企业金融部。之后,又在总行成立了专营部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统辖推进全行的小企业业务。随后,又在分行、支行层面,分别设立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经营机构和业务团队。同时,从专业化和标准化两个方向,完善基层服务中小企业专业服务体系。比如,在专业化方面,该行于2015年成立浦东科技支行,打造上海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旗舰店”与“试验田”。在标准化方面,该行推进网点深化转型,充分利用上海地区遍布城乡的网点,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率。

培育专业队伍:2007年,上海银行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为宗旨,打造了“小企业金融规划师”队伍;2013年起,又成立专业的小企业业务专职客户经理队伍,目前近150人。

建立专门流程: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金融需求,上海银行着重落实中小企业专属流程,通过简化中小企业融资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审批人员配置、明确审批时限等,提高中小企业受理、审批和服务效率。

制订专项机制:上海银行借助资源配置倾斜、奖励基金设置、考核指标激励、信贷额度单列,引导全行拓展中小企业业务。近几年,每年成立行内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奖励从事中小企业服务的经营机构与员工。同时,制定落实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不良容忍和尽职免责制度,鼓励全行加大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力度。

战略引领,提升综合金融能力

2012年,上海银行正式提出打造“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力争实现“三个转变”:从仅满足企业发展某阶段结算和融资需求,转变为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务;从依靠银行自身,转变为整合各方资源,合力打造开放式金融服务平台;从依靠传统线下点对点服务方式,转变为通过互联网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

对内,上海银行丰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内容,重点抓“两个方向”:横向上,加强内部合作,除授信业务外,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个人金融、现金管理、电子银行、财务顾问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纵向上,围绕不同成长期的企业,提供一系列针对性服务。比如,为中小企业提供从科技成果转化到初创及成长发展的全程服务,包括:创业公共服务、科技创新服务、银行信贷、股权投资、IPO培育等。

对外,上海银行积极整合外部资源,重点抓好“三个对接”。一是对接各类政策资源。通过搭建银政、银担合作平台,扩大企业服务面。比如,2011年,上海银行与浦东新区政府创新合作,政府创新方式,重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用”、“增信息”服务;上海银行则降低贷审门槛,优化业务流程,大幅提高政府引导资金效应,有效改善区域金融环境。合作3年,累计为浦东新区800多户中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38亿元。该合作项目荣获了2013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二等奖”。

二是对接各类市场主体。上海银行积极利用小贷、租赁、保理、PE/VC等各类新兴机构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一方面形成批量化的小微企业批量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提供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相结合的投贷联动服务。2014年上海银行联合担保公司、上海OTC等机构,在上海市金融办“小贷新政”实施后,完成上海地区首单小贷公司私募债承销。

三是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针对金融市场联动日益增强、股权投资企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上海银行积极拓展投贷联动业务,促进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互通,较早地发行了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非公开定向票据等业务,已成功推荐多家小企业至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募集资金。

着眼未来,努力做好“三个金融”

为主动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上海银行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商”战略,努力做好“三个金融”。

开展“普惠金融”,提升基础客户服务能力。一是下沉服务重心,通过推进网点小微基础客户服务,扩大基础服务覆盖面。二是深化综合服务,根据对小微企业日常金融服务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形成针对网点小微企业客户的“简易产品包”,力争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便捷化服务。三是推广专项产品。该行于今年率先推出了集ATM存取现、POS消费、转账结算、小额透支等功能于一身的“结贷一卡通”,从而突破传统物理网点服务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该卡可实现透支融资,额度内随借随还、按日计息,有效节约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推出半年以来,已经突破一万张。下阶段,将继续为广大小微企业推广该项产品。

开展“科技金融”,创新科技小企业服务模式。一是更高层次开展银政合作:开展资本对接,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发起的产业引导基金,提高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探索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评价企业信用,进而提升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谋求分享专业知识,借助政府专家库资源,提高对科技、产业、行业发展的分析研判能力,提高中小专业化服务水平。二是更深层次对接资本市场。通过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打造“股、贷、债”一体化解决方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更加灵活推进产品创新和组合应用。2015年,上海银行作为央行首批试点单位,完成全国首单成长型企业“远期共赢利息业务”。通过创新贷款定价机制,改变“一价合同”方式,通过“阶梯定价、分次计息”,降低企业初期融资成本,分享企业未来成长收益。截至10月末,远期共赢利息业务累计发放15户、10080万元。

开展“平台金融”,提升小微企业批量服务能力。上海银行重点搭建三类 “一圈一链” 小企业批量合作平台:一是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通过与龙头企业在客户资源、交易数据、风险控制等方面对接,创新产业链融资模式。二是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一方面,共享企业经营管理、日常交易、资金流等各类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把握客群全方位金融需求,创新风险评估模式,批量筛选目标客户,全面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对接,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融资业务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对接,共同搭建高效的资金监管、清算、融资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