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国企改革上海路径:整体上市推进国资流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东 2016-01-28 10:48: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海改革风向标系列

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今年1月初调研上汽、上港和仪电集团三家国企时就表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上海改革创新的“关键一招棋”,上海的根本目的是管好国有资本、放活国企,让国资更好体现国家战略定位,使国企走向市场,通过国资管理创新带动国企改革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一份由12位国企高管和专家联合提交的提案,在为数不多的国资改革提案中显得颇为亮眼。

这份名为“关于做好国企发展加减乘除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提案人包括东方国际董事长吕勇明、上港集团副总裁方怀瑾、新世界副董事长徐家平、原光明集团党委书记吕永杰等上海知名国企管理人员。

他们提出,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新形势下,上海国企应该调节资产质量、增加资产流动性。同时,上海的国企要利用自身优势,合理并购,低成本扩张,为新一轮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际上,这些国企高管的诉求,也和上海国资改革的思路存在契合。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今年1月初调研上汽、上港和仪电集团三家国企时就表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上海改革创新的“关键一招棋”,上海的根本目的是管好国有资本、放活国企,让国资更好体现国家战略定位,使国企走向市场,通过国资管理创新带动国企改革发展。

推进国企整体上市

尽管经历了一段被外界称之为“雷声大、雨点小”的时期,但随着国家顶层设计文件的发布,上海正在结合政策对多项改革领域进行推动。

按照上海市市长杨雄的要求,2016年,上海要推进一批国企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基本完成符合条件的国企集团公司制改革。还要在市场化选聘和管理经理人的制度、国资布局、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取得进展。

推进国企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打造公众公司,也是上海国资委官员多次强调的一项改革事项,也是上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目前上海国资系统集团层面整体上市公司有7家,占到上海国资竞争类产业集团的1/3。其中 “十二五”期间完成6家。而在“十二五”之前,上海仅有上港集团一家市管整体上市国有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绿地集团通过借壳实现整体上市。上海城建通过委托其上市子公司全面管理母公司国有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上海现代集团也表示集团上市工作基本完成。此外,按照要求,上海电气、上海仪电和上海华谊等国企也提出了整体上市的目标。

上海纺织集团总裁朱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上海市国资委的要求,集团也一直在提整体和核心业务上市两大方向。但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的增长情况,包括资产的情况、发展历史等多项因素,并不是很轻松的说句话就能解决。

从上海区县的情况来看,上海一名区县政府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所在的地区,国资证券化甚至是“零”。因此,在这一方面上海仍有不小潜力。

两国资流动平台有序运转

在完善国资布局,加强以管资本为主,形成市国资委负责资本监管、平台公司负责基本运作、企业集团负责日常经营的国资监管格局,上海国盛和国际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地位明显。

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定位是功能性的企业集团,主要是负责国有资本的运作,通过运作推动国有股权结构的优化,而通过运作变现的资金,来用于保障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各自有分工,国盛以产业股权为主,国际集团则包括了产业股权和金融股权。

目前,两大流动平台已经完成了多项股权划转,例如,国盛集团已经完成包括上汽集团、光明集团、纺织集团、上海建工等多家国企在内的股权划转工作。国际集团也于去年8月完成国资运营的“第一单”,即锦江航运与上港集团的战略重组。

在管理上,上海成立了小组负责国资流转的管理和决策,分管国资国企改革的上海市副市长周 波和两大国资流动平台负责人都在其中。

上海国资委人士评价称,作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亮点之一,上海国资流动平台已进入有序运作,去年先后划转7个项目,资产总额约500亿元,初步实现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统筹资源和盘活存量的目标。

此外,上海在高管薪酬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资监管等方面取得了相应进展,上港集团等国企也开展了员工持股等试点。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2015年一共出台国资改革配套政策14项,涵盖薪酬分配、境外监管、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上海在2014年更是出台了24项配套政策,对分类监管、混合所有制、高管任期等多个改革领域作出说明。

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张新生评价称,从国资收益方面来看,上海的改革可以说是成功的。

数据显示,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累计资产总额同比分别增长7.1%、18.8%和21.9%,继续保持全国地方省市第一。

国资改革与科创中心叠加

上海市多位官员都在公开场合强调,上海的国资改革要与科创中心建设相结合。在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国企创新动力不足多有提及。

周 波多次在会议上要求,上海的国资改革应重视补短板、建立容错机制。他鼓励改革大胆创新激发动力活力,在加快科技创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上进行努力。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认为,上海的国有企业一定要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骨干和主力军的作用。为此,上海将支持一批在国家产业发展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企业,形成一批体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并在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和机制上有所突破。

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建表示,通过科创中心,国企可以对接科技创新资源,探索商业模式的新路径。同时,国企人才流失的问题也要得到重视。

此外,上海国资改革仍存在国有资产未能处在最佳状态,短期偿债能力不强,资产管理与国际上存在差距等问题。另外,在区县改革方面,除了浦东新区进展较快,其他区县进展相对较小。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改革不能停步,也不能缓步,必须继续向前走,今年要实现关键突破。”谈及上海国资改革,韩正这样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