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全国各地陆续召开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为地方发展勾画蓝图。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召开省级两会,仅剩安徽省未召开。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总结地方两会,除了规划“十三五”和设定2016年GDP目标外,房地产领域的趋势也方向渐明。
广东:研究取消限购
参加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王芃向媒体表示,广东省正拟定上报住房保障和促进住房消费的工作建议,目前尚未上报省政府。他透露,广东将取消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但并非强制性的,尤其对于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具体政策仍由各地政府根据市场作出判断。
“建议广州考虑取消限购。”取消限购的话题在广州代表团引发热烈讨论,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嵩认为,放开限购是打造人才高地的需要,是实施二孩生育政策的需要,是实际常住人口的需要。“住房市场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市场会淘汰无生存价值的房企。”
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原主任李春洪认为,“放开限购,让房地产市场进行充分竞争,说不定房价还会降下来。”
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广东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到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的16%,领跑全国。其中2015年广州新建住宅成交9万余套,成交均价15206元/平方米,价格和2014年相比基本持平,涨幅很小。
“广州市2015年的房价表现真的很一般,个别月份同比出现房价下跌,涨幅还不如表现好的二线城市。”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市郊县的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库存压力比较大。”
深圳:发力保障房建设让房价再飞一会儿
在深圳市两会期间,传递出关于房地产的内容,目前仅限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三五”期间,深圳将继续加大人才群体保障房供应。2016至2020年,深圳计划新增安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40万套,总建筑面积约2400万平方米。供应保障性住房35万套,其中面向人才群体供应不少于70%。
李宇嘉认为,深圳应对高房价,不是行政压制,而是大面积建设保障房来保护那些被高房价“抛弃”的人群,真正做到“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据深圳市住建局数据,“十三五”期末,深圳住房保障覆盖常住人口的比率确保达到20%,力争达到23%,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套数比将提高至40%,即未来深圳商品房和保障房或有望“对半开”。
李宇嘉认为,深圳住房保障新政或透露出一个信号,即“去行政化”。类似于北上广深之类的超级大城市,房价长期看涨或许是挡不住的趋势。“因此,政府也就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逻辑,低收入人群租住城中村、公租房,政府将保障重点放在促进城市转型、”做大城市蛋糕“的人才上。该保障的对象保障到位了,压力也小多了。”
深圳的思路和北京市的自住型商品房、上海的土地供应调整趋同后,“合理需求”另辟释放途径,房价上涨的逻辑和预期将彻底反转,深圳房价也有了“软着陆”的机会,不至于因投机泛滥而泡沫化和破灭。
北京:酝酿换房零税费
北京市人大代表、副市长陈刚参加丰台代表团小组审议时表示,今年将开始研究职住平衡前提下的换房零税费政策,鼓励市民将住房换到离办公地点更近的地方。
数据显示,北京六环内住宅单套均价达464万元,契税、营业税和中介费总合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这些都加大了购房者的换房成本。
陈刚表示,今年会探索相关办法,使市民在以实现职住平衡的前提下,做到二手房交易零成本。“大方向是想让市民的居住地和就业地尽可能在同一个地方。”
他举例,假设一个人在朝阳上班,房子买在了海淀,现在他想卖掉海淀的房子买一套朝阳区的房,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税费,政府可能会用减免税费的方式鼓励市民这样做。陈刚解释,有别于一般的二手房交易,新办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市民因为改变就业地所要进行的房屋交易。
“相对于高企的房屋总价,对于税费的减免是一个政策导向。真正阻碍居民不能在就业地购房的还是房价,现在大多数居民都在四环以内上班,而四环内的房价大多数人还是承受不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副教授赵文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海:严控人口发力旧改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坚持综合施策,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以内。同时,更加重视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185平方公里以内。
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上海今年将新增供应5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启动建设一批大型居住社区外围配套项目,出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拆除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55万平方米,完成郊区城镇旧区改造4万平方米,实施旧住房改造300万平方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