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业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随着支付宝、陆金所、余额宝、众安保险、微信红包、微众银行、个人征信、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企业、新产品、新业态创新发展,长尾效应、网络效应、赢家通吃、体验为王等互联网思维和现象为银行带来了新的启示。
近年来,根据建设银行“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创新银行、智慧银行”转型发展方向,深化推进小企业业务转型。按照“小额化、综合化、集约化”的要求,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创新为支持,发挥互联网在渠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小企业业务向“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通过加快网络渠道部署,研发网络金融服务产品,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小企业业务的获客能力、创新能力、协同能力、风控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为小企业业务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积极推进网络获客渠道建设,提升小企业获客能力
建设银行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递高效及时的特点,在企业网上银行、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建行互联网门户网站、企业版手机银行等渠道建立了小企业贷款在线申请功能,客户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提交贷款申请,并得到建行的及时响应。同时,建行已在善融商务电商平台试点开展客户主动营销,通过挖掘商户的交易数据,向符合意向授信条件的客户主动发送产品信息,变被动获客为主动获客。网络获客渠道的建设,突破了物理渠道在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缓解了银行和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便利的问题。自功能上线以来,各个网络渠道已累计受理客户申请1.2万余笔,有效提升了小企业业务的获客能力,扩大了客户服务覆盖面。
开展网银循环贷业务,提升小企业业务创新能力
针对小企业客户数量多、单户贷款金额小、资金需求灵活性高的特点,按照互联网思维方式,建行对传统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借助电子渠道将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等业务一并迁移到了互联网,推出了“网银循环贷”业务。将原先的只能通过线下办理的信贷业务,升级成为客户只需通过手指点击鼠标就能自助办理,实现了贷款的一次申请, 7×24小时循环使用,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降低了成本。
上海一家服装制造型小微企业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所谓循环,就是企业有钱的时候就在网上还了,没钱的时候支用,如果企业每次都在周一用钱周五还了,那么按照一年内法定节假日占三分之一来算,一年大约可以省下1/3的成本”。由于每个客户的资金需求时间段各不相同,同样的信贷在收益不减少的情况下,利用效率更高,服务客户更多,为银行和客户双方都创造了价值。随着小企业业务发展,建行网银循环贷业务已逐渐发展成为小企业小额化发展的“平台性”业务,由支持特定抵质押方式办理发展成为支持所有采用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多种方式的小企业一般授信业务、速贷通及评分卡业务,为提升小企业业务创新能力拓展了新的空间,更加贴近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客户需求。
打造互联网信息生态系统,提升多方协同能力
针对小企业客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设银行着力积极依托互联网信息和技术优势,通过多方协同共同解决。一是借助善融商务平台,通过积极营销商户入驻,促进商户交易,掌握客户网络经营情况,交易行为特点,为其中的优质商户推出以交易数据为基础的“善融e贷”业务。二是借助信用卡收单业务,特别是网络收单业务,掌握收单商户的经营现金流,以此作为授信计算依据,为小企业商户提供基于收单业务量的POS贷业务。三是借助小微企业ERP服务,掌握客户进销存、财务管理、支付结算等数据,开发以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相结合的ERP贷款业务。四是借助国家税务信息,通过税种、纳税额等涉税信息,还原客户的真实财务状况,结合客户结算、资产、征信等行内外多方信息,建立不依赖财务报表的客户风险评价模型。
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分卡业务,提高风控能力
针对500万元及以下小额贷款客户,建设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逻辑回归等方式开发了小微企业评分卡模型,围绕履约能力、信用状况、交易信息等非财务大数据信息,对小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判断,减少对企业财务报表的依赖,成为率先采用小微企业零售评分卡的大型商业银行。同时,建行还开发了小企业早期预警工具、行为评分卡等系统工具,动态监测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记录、纳税情况,以及在建设银行的资产、结算、销售等情况,及时预警、化解风险,增强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打造小微e家服务平台,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转型发展规划》提出的“提升产品服务特色化定制能力,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样产品、一站式服务”的要求,依托门户网站和企业网银,建行还将打造“小微e家” 线上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提供对公、对私、投资理财等小微企业及企业主所关注的信息,嵌入在线融资、在线ERP等特色小企业服务,增加客户黏性和产品覆盖度,满足小微企业客户一站式金融服务需求。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的进步,还深刻的改变了客户的行为。小企业业务发展要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发挥大型商业银行在综合服务、系统整合和规模效应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创新步伐,提升产品、渠道、服务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才能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