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称,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一措施超出市场预期,但和央行几天前的表述相呼应。26日,央行首次在G20峰会之前表态称,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而之前,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定性是稳健的。
央行表态和本次降准操作使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升级。中金债券团队认为,央行此时降准的举动将市场的宽松预期重新拉了回来。民生宏观团队则表示,超预期的降准有“宽松”的信号意义。
“银行间的资金出现了比较紧张的形势、人民币汇率相对平稳,这是央行此时选择降准的两个主要因素。”九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央行在发布新闻通稿时称,此次降准的目的在于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为何此时降准?
此前,市场降准的预期一度落空。因为历年春节前后资金面容易出现紧张的情况,春节前降准的预期强烈。但央行并未通过降准的方式,而是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投放上万亿流动性,以维持银行间市场利率相对平稳。
春节后,由于央行通过逆回购、MLF投放的流动性相继到期,央行同时减少投放规模,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显示资金面紧张。
“现在短期流动性已经有了刚性的缺口,公开市场滚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必须要有一个总量的对冲政策,今年主要是补充流动性,所以1月没降准,在2月底3月初降准。”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隔夜Shibor已由2月15日的1.977%上升至29日的2.007%,上升3个BP;同期7天Shibor利率由2.300%上升至29日的2.335%,上升3.5个BP。
邓海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这几周央行每日大量逆回购的操作压力越来越大,无法满足银行对资金的需求,降准则可以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此外,央行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也加剧了国内银行间市场资金的紧张。央行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央行外汇占款下降7082亿元,创历史最大降幅。今年1月外汇占款继续下降,降幅为6445亿元。
邓海清认为, 此次降准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成分较大,但也与央行提出的“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呼应。
邓海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近人民币汇率相对比较平稳,货币政策的压力相对得到一定的缓解,这是央行降准的前提。”
春节前后,央行通过逆回购而非降准释放流动性,其主要担心降准后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稳汇率目标掣肘货币政策空间。
春节后,人民币汇率维持相对稳定,并在2月15日在岸边人民币CNY涨幅一度达到1.14%,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缓解,货币政策的空间打开。
日前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称,为增进经济复苏,成员国将使用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工具。今年3月,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议息会议将召开,市场对欧央行和日本央行加码放松的政策亦有较强的预期。
中金债券团队表示,G20峰会上各国可能都对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和加强财政刺激有某种程度的默契。在三大央行加码放松的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的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显得不会那么大。
释放约6000亿流动性
此次降准,是中国央行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首次降准。降准后,不考虑定向降准的因素,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16.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13.0%。因此,商业银行的存准率依然处于较高位置,市场认为二者均有下调的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预计全年外汇占款将呈总体收缩的态势,继续维持每季度降准一次的判断。降准一方面可以对冲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增强支持实体经济能力。
民生固收团队测算称,此次普降50BP准备金,释放流动性大约5000-6000亿。但在外汇占款持续收缩、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到期9300亿的情况下,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只能勉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但超预期的降准却有“宽松”的信号意义。
市场则高度关注降准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29日央行发布降准的消息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数据显示,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在央行发布消息后直线拉升至6.5545,上涨0.09%,最高涨至6.5589后有所回落。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降准后对股票和房产类资产将形成刺激,价格会有所提升。但对人民币汇率来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贬值压力。
中信证券明明则表示,短期来看降准在心理上对汇率会有一些影响,将释放一定的贬值压力。但货币政策也是一个组合,在量上松的时候价格会保持中性,以稳定长期汇率预期。“所以人民币汇率短期有波动,但不会出现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初大幅下跌的情形。”明明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