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近日在 2015年 第四季度财报公告中透露,京东金融 66.5 亿人民币融资交易于 2016年3月1日 完成。本次融资之后,京东集团仍将控制京东金融多数股权。
早在 1月12日,京东集团就与领投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保险三家完成具有约束力的增资协议签署,敲定 A 轮融资。
京东金融在 2年 内,已建成对标蚂蚁金服的完整业务体系。根据此前的融资计划书,消费金融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分列第二、第三大收入来源,营收分别占 2015年 前三季度总营收的 22%和 18%,供应链金融更是京东唯一盈利的业务。
近期,京东金融对业务侧重点和内部架构进行了调整。相关人士表示,2015年 主要发展了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这类业务,2016年 要大力发展财富管理这类面向 C 端用户的产品,“发展 B 端的同时,加强 C 端投资”。
随之而来的是人事调整,原众筹事业部负责人,副总裁金麟近期改为负责战略,将会侧重规划财富管理板块,因为 “
原来这块做得并不好”。
一位投行人士对 36 氪表示,“
京东金融在财富管理这块,以超市货架的形式把产品全摆在上面,完成了初步的连接过程,这是典型的大流量平台的路数,但是大家并不知道该怎么选,平台无法提供研究服务,没法做好投资者教育。”
有关人士透露,财富管理方面的下一步规划,不仅限于当前市场流行的给初级理财用户提供产品,未来将围绕理财群体的分层,创设不同场景,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京东金融也包含私募股权融资的业务,未来不排除会结合其他产品,在高净值用户上发力。
此前,京东金融曾与中信银行发行联名信用卡,由京东在线上导流,中信掌握最终的审批,但据我的了解,近期连续有两位创业公司的业务骨干,尽管收入情况较好,但都遭到中信银行拒绝发卡,足见这种合作,京东金融并不掌握主导。
目前,京东金融持有保理、小贷、支付以及企业征信牌照。个人征信牌照,京东金融正在争取,而对于正在申请的消费金融牌照,有京东金融人士对财新透露,“估计快了”。
此前,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业务基本是基于自有资金放贷,受存贷比限制,京东也在谋求资产证券化业务,2015年9月,“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 登陆深交所,扩大了资金来源也释放了流动性,白条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而据供应链金融负责人王琳透露,针对 B 端中小商户的京小贷也将启动 ABS,缓解京东自有资金的压力。
昨天公布的四季度财报还显示,京东集团 2015年 第四季度净收入为 546 亿元,同比增长 57%,全年净收入 1813 亿。其中,自营和第三方的 GMV 分别占 57.2%和 42.8%,维持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员工总数超过 10 万人,模式也是相当之重,不过如今却成为京东的护城河。
2015年 亏损还在持续,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76 亿元。京东方面表示,亏损原因主要包括战略布局京东金融、京东到家 O2O 等业务,拍拍网停止运营带来的相关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
京东此前在年会上透露,未来京东将聚焦在电商、金融和技术三大领域,电商包含京东商城、京东到家;金融包含京东金融和正在申请的京东财险;技术则以云技术和京东智能为主。
2016年 亚布力论坛上,刘强东表示,预期 2016年 京东的净收入可以超越苏宁与国美之和。2015年 前三季度,苏宁云商营收 935.7 亿,国美营收 481.73 亿元,京东净收入达 1266 亿元。京东净收入与 “苏美” 之和的差距,已缩小到 151 亿。
几年前,苏宁还未把京东视为威胁,未曾想,电商赶超线下,也不过一瞬间。如今,传统行业纷纷介入金融业务,将其视为追赶线上的手段。2016年 的变局,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