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的产业升级进入攻坚阶段。
2016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其中,“工匠精神”等词的首次提出,也为新一轮改革定下基调。
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现消费品品质的提升和制造业的升级?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尔轮值总裁周云杰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供有效的供给。这需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发地从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甚至思维习惯进行变革,让产品研发和生产更加贴近用户,以用户需求驱动技术创新,最终实现去库存、去产能等改革任务。
企业要自我革命
21世纪:你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
周云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供有效的供给。所谓的去库存去产能,如果不转变思维的话,就做不到。我的想法是,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是真正直连用户,不是以技术导向,而是以用户需求导向来驱动技术创新。现在这个时代,不是缺乏技术,而是应该考虑怎么样把这一个技术转化成用户需求。过去开发产品,往往是痛点思维。现在,更多的是要培养用户的习惯。
21世纪:对于供给侧改革而言,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周云杰:首先,报告提出对企业的税负各方面是只减不增;其次,政府将在简政放权,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审批效率方面给予很大支持。
我认为,不管政府怎么推动,核心还是企业自身,企业要革自己的命。因为这个时代的变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能过去成功的套路已经不适应,必须变革。我觉得这时候对于企业来讲,不能迷恋过去,你说我的产品非常好,我要把这个产品卖的量更大,一个产品不行我要开发两个产品,这是不行的。还是要把用户纳入企业里面来。很重要的一个价值观是什么?用户要从一个消费者变成产消者。什么意思?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个观点不转变,将来企业就很难。
遵循互联网工厂思维
21世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变化,互联网+制造业变成了中国制造业加互联网,你怎么看这个变化。
周云杰:我认为两年报告一脉相承,特别在中国制造2025大主题下,还是体现企业要融入互联网的一个大思路。而且在创新驱动方面、如何激发全社会的活力,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
21世纪:在互联网思维下,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解决?
周云杰: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存在盲目立项,盲目上规模和重复投资,需要一个机制。否则一哄而上以后,回头再去库存去产能,实际上比较被动,需要从前端有非常好一个规划和布局。
另外,不能把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再研究销售。按照传统思维来怎样管理定单和库存,怎么都去不了库存,一定会有沉淀。互联工厂思维下,所有的产品在设计时候用户参与了,在生产之前定单已经聚合起来以后,他就没有去库存的问题,而是一个零库存的概念。如果能够做到产品在研发之前就有用户,在制造之前就有定单,我觉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上一个大台阶。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很痛苦的变革过程,没有变革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