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多位机构研究所人士看来,无论是明星分析师,还是普遍研究员,人员的频繁流动转岗实际上已经成为证券研究行业的“常态”,而驱使分析师们快速流转的动力,无非就是两个因素,那就是分仓佣金收入和第三方排名。
“2003年以前,券商的投研团队还只是向内部进行服务,而随着公募基金的崛起,对市场研究需求大大增加,券商研究的服务对象就开始从普通投资者转向这种机构,加上佣金分仓这种收益模式的形成,对券商分析师的研究价值也形成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同样也将券商投研和基金公司之间进行利益绑定。”林生认为,从基金分仓开始,投研行业的生态已经发生改变,这种利益互动机制造成巨大影响:当研究员的推票准确度高时,机构交易的频率越高,相应券商获得的分仓佣金也会越高,研究员获得绩效奖励也会更多。
“除此之外,一些第三方分析师排名奖项也成为左右分析师投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第三方排名的驱动下,投研能力的高低就有了一个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排名越高,获得的话语权就越大,分析师的身价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而排名的优先也会进一步强化机构对明星分析师推荐的股票的认可度,更进一步,资金的追捧度自然也会更高。”林生表示,由行业排名形成的定价机制实际上也让研究员变成了流动率非常高的资源,“很多研究员入门后靠出具报告、更换平台来获得更高的身价和资源,那么获得优先排名的机会也会更多。”
在业内看来,普通研究员会依赖券商平台进行个人发展,但明星分析师则反而被平台依赖,成为研究所的旗帜或号召,两者角色发生转变,市场的号召性就很不一样,投研圈“两极分化”的特征很明显。“现在,一些明星分析师在资本市场投资链条中占据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形成自己的投资圈子,围绕这个圈子里面都是手握重金的买方机构,分析师推荐的股票就有很多粉丝,但是要想进入这种明星分析师的圈子,却非常难,或者是手握重金的大机构,或者就是私下关系维护做得比较好。”有私募机构人士坦言。
“在投研的圈子里面,勤奋的调研、出报告并非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研究员,很多研究员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他和上市公司的熟悉程度,并能够在圈子里面获得真实的超额的信息,并被买方所认可。有些券商研究员工作几年后,马上被买方机构挖走,看中的就是研究员在上市公司中人脉关系的厚实。”上述熟悉研究所人士你,真正能够说服买方买入并形成行业口碑的路径,其实非常漫长,所以成功的分析师可能需要8至10年的时间去沉淀。“当你在这个行业中,做到食物链的顶端,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你了解,上市公司对行业的理解也没有你深刻,手中动用的一二级资源无人能敌,这才能算有价值的大佬。”一位知名的策略分析师这样总结。
实际上,为了获得这种“超额信息”和买方认可,不少研究员也常常铤而走险,和上市公司、买方机构连同进行概念炒作,在股价抬高之后来获得收益。“以前很多研究员遵循的套路就是先给核心客户沟通、路演,再发报告、开电话会议,然后引起外界关注。但现在市场行情弱势,原来通过私下勾兑来进行概念炒作的空间越来越小,一些热衷做中介、迎合买方或上市公司来做投资服务的研究员会越来越少。”上述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