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和网贷之家主办的2016年3•15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次论坛汇集了行业相关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以及资深投资人,共同探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帮助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人保护自身权益,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盈灿咨询总经理马骏出席了本次论坛并进行了以“上海网贷平台安全运营情况报告”为主题的演讲。
马骏表示,上海P2P平台在整体规范性运营水平方面居全国首位。上海市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和金额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4年上海市全年出现了25家问题平台,占上海市平台规模的3.9%,金额占比0.8%,到2015年这两个数字均有了明显的下降。
同时,为了更好的帮助投资人区分线下理财公司与真正网贷平台,马骏在现场分别给出两者的客户群体画像,“真正意义上的P2P真正网贷平台可能40%的投资人年纪在25到40岁之间,主要是75后到90后为主比较年轻的区间,但线下的理财公司的客户群体,基本上是一些50岁以上的年纪比较大的朋友。”
马骏还指出,从监管层面来看,P2P问题平台造成的影响远不如线下理财。“线下理财公司,去年出现一些问题的公司,基本上以10亿级别甚至百亿级的金额,涉及的人数几万、几十万。P2P平台里面,最大的是5个亿,人数在1万人以内。”由于线下理财公司业务隐蔽性较强,信息高度不透明,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马骏注意到,这种类型的公司已开始把风险逐步传导到P2P网贷领域。“早期公司还在线下的时候,当他出现了一些兑付困难的时候,他可能会挪用客户的资金,去填这些坑,通过开设线上的平台,弥补线下的亏空,到晚期,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兑付困难,最后会造成区域性的恐慌,去年e租宝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e租宝就是线下理财公司,它风险爆发后,引起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提升,这是线下理财公司风险传导的情况。”
对此,马骏认为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更好地判断识别网贷平台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还针对盈灿咨询经过长期行业观察从而搭建起的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马骏指出,通过技术手段,投资人能更好地立体化去判断一个平台的风险。其最后还向投资人建议,“对于一些平台在线下完成交易的,没有留痕的,别的手段比较难以判断风险。对于你没法判断的不熟悉的,那就不要去碰它,对于线下理财公司,如果你无法很好地描述它的风险,你不熟悉他的业务,不管他的收益多么诱人,不了解的就不要碰,投资你所熟悉所了解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投资人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一年前当时也有一场这么一个论坛,当时我在台上讲述了一系列关于诈骗网贷平台的识别办法。今天呢,主办方给到我的时间大概是20分钟,我这里做一个报告,主要讲的是上海网贷平台的一些运营情况,着重偏向于风险和安全方面。在我的演讲最开始,要定义一个概念,我待会所讲到的这些平台,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就是交易环节、投资环节,包括充值、体现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这个概念可能跟很多人理解到的所谓P2P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上海市网络借贷行业总体发展的情况。上海在几年前呈现这样一个趋势,收益率低、借款期限长的特点,整体的市场集中度相对比较高,前面几家平台的规模可能占上海市的60%以上,总体上海市的P2P数量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五,2月份的成交金额在全国排第四,总共网贷余额在全国排第三位,总体上海数据呈现这么一个趋势。
我们讲一下这几年,上海市出现了一些问题的平台。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数字,上海市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和涉及到的金额占整个上海市网络借贷行业规模的占比在逐年的下降,在2014年的时候,当时上海市整个一年出现了25家问题平台,占上海市的3.9%,金额占比0.8%,到去年两个数字有了明显的下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P2P出事了,那个跑路了,还是回到我最开始讲的定义里面,我们定义的网贷是发生在网上进行交易的平台,这样子的平台,虽然媒体渲染负面的情况比较多,但实际上它在整个行业里面的占比非常少的,只有个位数。
同样的,上海的网贷平台这方面的数字和全国其他省市比起来,也是相对比较好的情况。我们每月数据统计上海出现问题平台的数量远远少于广东,基本上与北京的网贷平台是持平的,涉案金额是远小于北京的。目前为止,我们知道的真正意义上的网贷平台,上海出事的涉案金额是9000万的平台,当时运营了38个月,这是上海市的一个情况。涉案的人数跟金额也都处在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都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实别看外面的负面新闻蛮多的,但据我所知道的,上海平台在整个规范性运营方面在全国是居于首位的。
2015年出现了66家问题的网贷平台,下半年占了45家。跟全国相比,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纯粹的诈骗平台比较多。有几十家平台出问题,累计有200多家,但为什么涉案金额这么小呢?绝大多数平台是纯诈骗平台,可能是拉了网线,上线两三天骗了一些钱,就跑路了。上海出现问题的情况,绝大多数是一些跑路的平台,我们相应监管补位之后,纯粹诈骗的平台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遏制。我们还是会看到很多媒体报道这个P2P出事了,那个P2P出事了,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关注真正意义上P2P网贷的平台,但忽视了另外一种类型的公司对这个行业的影响。我接下来要讲的线下理财公司,它的风险也会传递到我们所谓的网贷平台。这几年P2P或者说互联网金融这个词非常的火,各地也会出现鼓励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出现。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的这种公司,打着互联网金融或者P2P旗号的公司出现,在线下疯狂的敛财,最后出事之后都会定性为非法集资。我们很多老百姓甚至监管机构无法分辨它和网贷平台的区别,导致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可能会波及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那么线下理财公司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跟P2P相比,有几大方面的区别,第一从交易方式来讲,一个正规的P2P平台,基本上交易流程,投资充值体现等等都是在互联网上面完成的。但对于线下理财的公司,绝大多数是通过现金或者POS机刷卡的形式来进行的。我曾经体验过,我看一家线下理财公司的宣讲会,会请所谓的精英学专家来讲,我有意识的留意一下,当时他们刷卡出来的凭条,商户可能是第三方支付指定平台的商户,其实钱刷到这家公司,并没有点到点到了所谓借款人的地方。
然后客户群体,我们曾经做了一个统计,真正网贷平台可能40%的投资人年纪在25到40岁之间,主要是75后到90后为主比较年轻的区间,但线下的理财公司的客户群体,基本上是一些50岁以上的年纪比较大的朋友。
信息披露方面,这几年网贷平台做得相对比较好,包括现在监管层有意识地去要求平台信息披露,很多平台都会披露投资标的相应的证照,无形中提升这个平台造假的成本。但线下的平台不会明确的告诉你钱去了哪些地方,现在我们也在跟监管机构沟通的同时,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我们要去看它的资金流向,资金到底去了什么地方?线下的理财公司,会有一个比较豪华的门店,一般是闹事口一楼,会有很多业务员介绍他家的产品,但P2P网贷平台不太会租豪华的办公场所,它的营业场所只是在一个办公楼或者也不是在陆家嘴这样高端的写字楼里面。
还有集群的风险。线下理财公司也是很容易发生群体性的事件。对于监管层来说,线上的平台信息披露,因为它上网了,很多信息有迹可循,对于线下的公司监管难度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说像网贷之家,我们可以拉得出全国2500多家P2P平台的名单,但很多人问我某某财富你知道吗?某某理财你知道吗?我一听不清楚,估计是线下理财公司,这样的公司可能在中国存在了几十万家,这是无从考证的东西,你要监管层去监管它,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们比较P2P和线下理财的杀伤力。线下理财公司,去年出现一些问题的公司,基本上以10亿级别甚至百亿级的金额,涉及的人数几万、几十万。P2P平台里面,最大的是5个亿,人数在1万人以内。从监管层面来说,P2P造成的影响可能没有线下理财这么大。
这几年线下理财公司具备了这样一些风险,资金池、信息的不对称,群体性实践,运营成本高,宣传成本高,同时,我们可能去买了一个产品,一刷卡,钱去了他指定的帐户,可能存在一个资金池。这类公司较少披露资金去了什么地方,他更多的是强调我们公司实力比较牛,我们公司有担保,但至于资金去寥寥数语。
客群特征,这些门店基本上是在社区或者开在路边,吸引一些年龄稍大,风险辨识能力较差的朋友,特别是风险承担较弱的客户。这是一家线下的理财公司,50岁以上的客户群约为55%,而P2P平台的投资人绝大多数集中在80后,这就是两个平台的年龄结构的差异。
我们看运营成本,理财公司提供理财师提供几千元的底薪,靠迅速扩张门店,人海战术等进行推广,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宣传成本也是会在电视媒体、地铁广告或者请一些明星代言的方式去宣传,无外乎也是想提升自己所谓的品牌形象,这些成本都是很高的。
这里面就产生了监管困难的情况,不管是媒体的报道,包括政府也很难做到有效的监管,包括业务的隐蔽性比较强,信息是高度不透明。这种类型的公司,可能以前在网贷之家研究范围内不太关注这类型的公司。但我们发现这类型的公司开始把风险逐步传导到P2P网贷领域。早期公司还在线下的时候,当他出现了一些兑付困难的时候,他可能会挪用客户的资金,去填这些坑,通过开设线上的平台,弥补线下的亏空,到晚期,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兑付困难,最后会造成区域性的恐慌,去年e租宝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e租宝就是线下理财公司,它风险爆发后,引起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的提升,这是线下理财公司风险传导的情况。
刚才讲了很多这样的风险,回过头来说,我们就要研究说怎么样更好地识别风险。去年的时候,我当时跟大家讲的是识别一些问题诈骗平台的风险,当时我们也在探索更好地识别非诈骗平台。经过这一年的探索,我们也获得了一些成绩,我们也开始观察到一些线下理财公司的风险开始传导到线上,我们通过各种手段更好地判断所谓网贷平台的风险。
我们首先建立了数据的信息库,将这个平台的基本信息来判断业务是否合规,我们建立了风险的预警系统,尽可能对一些风险的平台给予预警,当然我们也会不断的迭代提升我们系统的准确性。我们收集了三种不同频次的信息来建模,有低频次和中、高频次信息,我们做了这么一个风险的预警系统。
我们做风险预警系统的目的是判断怎么样的风险呢?其实在网贷平台上的风险,我们认为有两类,第一类就是诈骗风险,上海去年一年出现60多家问题平台里面,可能有68%的平台是纯粹诈骗的平台,这类型的平台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1个月,生命周期非常短暂,来不及监测的时候,它可能已经消失了,这是比较难去监测风险的平台。但这类型的平台,可以通过初期的识别把它排除掉。比如说这类型的网站网页非常粗制滥造,团队履历是造假的,收益率超出你的想象,标的描述非常的模糊,大量的借款期限非常短的标的,这类型平台也不会有第三方存管的资管。我们通过这一年不断的宣传这些方法,包括很多投资人不断地提升,自我学习,目前这类型的骗子平台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少了,比如说打电话核实一下物业有没有这家公司,还有看到这个网页是否美观,也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排除这些诈骗类型的平台。
第二种难是平台运营的风险,这类型的公司是真实存在的,也在运营的,你去所在地可以看到他的所在地,他的经营人。我们的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我们会去判断这个平台的违约成本,可能这个平台股东的背景、团队的背景,它整体的资金实力,它的技术的实力,还有它信息披露的情况,是否详实、真实,去判断它违约的成本。同时,我们会判断它的基础风险,P2P平台基本上都是借款的业务,关注它业务的质量,看看它风控的水平,这里面可能有一点难度,看它的借款义务是不是分散,如果借款人高度集中甚至一个人,我们就称为自融了。我们还有很多技术分析的手段,通过一些数据判断这家公司的成交量、人气、舆情的情况,资金净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我们现在做了这么一个系统,首先采集一些平台的基本信息,像股东的团队、信息披露、业务范围、风控能力等等基本面的信息,我们录入一个系统。首先像网贷之家之前的数据库里面已经包含了2700家平台的信息,它的基本介绍,注册地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同时对于去年12月18日公布的网络借贷的征求意见稿里面,希望这些网络借贷平台具备的特征,我们通过基本数据库,部分指标得到了时时的监控。注册资本,有没有法人被执行记录等等,负责人的学历、背景等等,它的信息披露我们会进行打分,包括它百度信誉,是否参加一些协会等等。我们获取基本信息之后,可以建模,我们有一个“安全评分”的东西,这个东西已经适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效果也还可以,我们分六大纬度,对一个P2P平台进行打分,包含了一些低频的基本信息,一些中频的数据,透明度、资本充足分散度、违约成本等。当然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有更高效的手段去监测一个平台的风险,这是平台每天的成交的数据,我们会监测平台的成交规模,人气,净流入、流出等高频数据。
我们会建立一些指标,比如说12月份拉出一些平台,可能在某些指标上面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出动了一些阀值,有一些预警,但并不一定说有预警的平台一定出风险,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个负面新闻,但不代表它一定会出问题,这可能是金融风险的特征决定的。我们会设定一些预警的指标,在某些地方会提示。我们有一些指标,出问题了,给红色和黄色提示。
同时,交易数据可能只是其中一方面,我们还有一个舆情的数据,也是一个高频的数据,我们会抓住一些某些P2P平台的关健词,可能在新闻、微博等关健词做舆情的关注。在某个点可能出现高,出现一些舆情的高峰,这些高频的信息结合我们收集到的低频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判断一个平台的风险。
我们有这么一个页面,也是实时监控的。监测全国每个地方,比如说上个月出现了多少问题平台,我们各个不同预警的阀值,触发我们阀值的平台有多少个,对应的哪些平台比较严重一些?是不是舆情的趋势在走好。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资金情况,总的来说,行业也是处于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把平台的贷款余额当做资金波段的情况下,现在整个行业还是处于资金净流入的状况,还是比较良好的一个状态。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我们能更好地立体化去判断一个平台的风险。当然跟大家展示的这些东西,也是跟大家说明一个道理,如果这家平台是真实上网的,可获取数据留痕的,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判断它的风险。对于一些平台在线下完成交易的,没有留痕的,别的手段比较难以判断风险。对于你没法判断的不熟悉的,那就不要去碰它,对于线下理财公司,我个人的建议,你无法很好地描述它的风险,你不熟悉他的业务,不管他的收益多么诱人,不了解的就不要碰,投资你所熟悉所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