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风”起东南亚 复制中国模式:东南亚创业地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林坤 2016-04-04 11:11: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除BAT、360、猎豹等战略投资外,中国机构投资东南亚本地项目较少,只有少数创投基金在东南亚有系统布局。

在雅加达市区,熟悉的场景是,摩的载着行人在拥堵的车流中穿插疾驰;马路上丰田、三菱等日系品牌汽车互不让道;街边OPPO、vivo等国产手机广告牌力压三星;印尼当地白领的手机桌面,除了当地公司开发的个别应用,其他基本被美国公司占领。

而在创新创业方面,东南亚显然更多受到中国创业热潮的影响。“这里有更多人想变成马云,而想变成扎克伯格的人很少。”当地创业者说,正如十年前,中国想要往硅谷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硅谷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的生态环境。而现在,中国无疑是东南亚最好的模仿对象。

比如,O2O行业的创业经验被复制到东南亚,成就了摩托版“滴滴”,而单在印尼,就涌现出8家提供该项服务的初创公司。GO-JEK和Grab就是其中最大的两家。GO-JEK提供包括送货、送餐,以及保洁、美容、按摩等上门服务,估值已超10亿美元。该公司还获得红杉资本(印度)基金的投资。据称,为了狙击Uber,滴滴投资了后者。

个别行业的繁盛成长,掩盖不了东南亚整体创业生态的草莽。Mainspring的CEO刘伟瀚甚至感到在东南亚创业的孤独:印尼创业圈子很小,马来西亚更小。

相比中国政府对创业创新的支持,东南亚(除新加坡)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并不大。在中国已经有马云这样的榜样,只要年轻人去创业,父母一般都会鼓励。但在东南亚,父母很少支持。并且即便创业,也很难找到投资人,因为东南亚的投资人,只是想通过少量资金尝试,赌今后的发展潜力。

现在,当地政府的态度正在转变。在印尼雅加达公开场合,当地政府官员表态,到2020年会支持1000家创业企业在印尼的发展。而就在几天前,印尼总统刚刚从硅谷取经回来。在马来西亚,为了鼓励创新创业,当地政府也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优惠政策,但毕竟“狼多肉少”。比如,科技公司可以去申请免税,但只有少数公司能够申请成功,并且效率并不高。

此外,人才也在慢慢回流。十年前,东南亚华侨从欧美留学回来都会到中国创业;现在,这里的年轻人在海外有一两年经验后,则会回到东南亚。他们发现,创业不一定要集中在硅谷或北京,而应该找环境最好,成本最低的地方,而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便是理想之选。

不可否认,人才仍是东南亚项目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地可以找到合适的CEO、CTO人选,甚至不比国内水平差,但组建完整的技术团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猎豹战略投资总监范路认为,技术人员较多的台湾人,去开发东南亚市场是比较好的方向。

根据范路的观察,东南亚诸多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通常和当地人口中华人所占比例挂钩。很多拿到中国基金的项目,创始人多是华裔。

Mainspring:空白市场的本地机会

对标企业:今日头条

印尼没有软件园,租金并不便宜,即便是拿到复星昆仲等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Mainspring还是觉得负担很重。现在公司员工已经近100人(一半做研发,一半是运营、推广),并且还在不断扩张,Mainspring的CEO刘伟瀚正在琢磨着寻找更大的办公室。

拥有澳美中以及东南亚多国工作、学习、生活经历的刘伟瀚,2011年结束了在诺基亚风投基金的中国投资工作,回到印尼创业。刘伟瀚说,“印尼2.6亿人口,相当于东南亚人口的40%,而市场相对空白,不管做什么,本地公司都没有很多竞争。”

Mainspring现有三大业务。拳头产品类似于今日头条,每月发布近百万条信息,现有接近千万用户,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市场,已经跟同类产品拉开了距离。公司与内容提供商签订合作协议,进行广告分成,现在80%的内容都有版权保护。

其他两项产品是手机游戏和科技媒体。游戏方面,公司主要是与国际页游厂商包括畅游、蓝港在线等合作。现在,其手游业务已跻身印尼前三。在印尼,拥有电脑的人不到10%,过去两年,有七八千万用户第一次上网是用手机,看到这个风口,Mainspring针对第一次上网用户的痛点做了一款科技媒体产品,帮助他们下载软件、推荐游戏、省电话费等。

Mainspring现在还在投入阶段,没有盈利。刘伟瀚告诉记者,“2016年公司能做到几百万美元的收入,至少证明这个模式是行得通的。希望能把用户做到5000万-1亿的规模。”

因为新闻类内容跟语言相关,Mainspring聚焦在印尼语、马来语,今年计划拓展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市场,比如泰国。外面看来,东南亚这些国家都很像,但实际不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Mainspring要进入到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本地化,真正了解当地媒体。

他表示,在印尼做事,第一个挑战不是市场,而是人。“印尼的人才有,但是要耐心等。”

Mainspring团队成员有来自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美国,也有来自中国。“公司内部很多人说汉语,与中国公司对接比较流畅。”刘伟瀚说,“中国的创业精神值得学习,中国创业公司的速度、性能、执行能力更值得钦佩。”

对于本地互联网,刘伟瀚最看好新闻行业,其次是电商、游戏、音乐等的本地行业机会。“在中国,大部分要解决的问题都有人去解决了;在印尼,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即便在印尼一线城市有人解决了,还有几十个二、三线城市,包括越南、泰国都有很多机会。”

Offpeak:餐饮O2O目标“垄断东南亚”

对标企业:美团点评

打开Offpeak客户端,能够发现餐厅的距离、照片、营业时间,甚至菜单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APP预订位置,当餐厅有多余位置,或在客流低谷时段,通过打折等方式将更多客人吸引到餐厅,如果用户不能赴约,还可以取消订单。

这是一款类似于美团点评的应用。

公司创始人Lau Ngee Keong是马来西亚人,他希望Offpeak将来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订单提成,而现在的主要工作重点是接入更多餐厅,用户才有更多选择。接下来,公司还要专供穆斯林市场,并开发一个独立的APP。

目前,这一APP已经接入1700家餐厅,在同类项目中,Offpeak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都已经达到第一。现在,公司总共24名员工,在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新加坡各有一支团队。

2014年底公司成立,创始团队投资了100万元人民币,之后拿到戈壁创投80万美金的A轮投资。Lau Ngee Keong指出,ffpeak不会通过烧钱的模式来开拓市场。“我们都不是年轻人,是一个比较吝啬的团队,烧钱不会太多。”Offpeak的创始团队并不年轻(年龄都在30岁以上),他们曾将之前的创业公司带上澳大利亚资本市场。

选择餐饮行业是因为Lau Ngee Keong看到,在东南亚基本上其他很多领域020模式已经做起来,而在餐饮业还没有领头羊。

Lau Ngee Keong曾做过调查,东南亚线下约有35万家餐厅(不包括街边小型摊位),所以市场相对可观。东南亚国家平均每天用餐3-4次(越南平均每天用餐6-7次),在外用餐的习惯也很普遍。

Offpeak与美团点评的体量不可同日而语,毕竟才发展一年半时间,而美团点评已经发展6-8年。相比东南亚其他竞争对手,Offpeak拓展也并不慢。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一家泰国公司成立三、四年时间,而数据只有Offpeak的六分之一。

Lau Ngee Keong说,Offpeak不能与通过烧钱快速拓展市场的中国公司比。“中国不可能80万美元融资,可能800万美元都不够。“我们上线的每一家餐厅,都有比较完善的合同,基础打的比较好,我们看准了才去和他们谈放上去。”他说。

现在,Offpeak平台上只有餐饮项目。“在中国内地,理想状况是用一个APP解决很多问题,但在东南亚,人们喜欢一个APP只有一个用处,不会要求一个APP解决所有问题。”Lau Ngee Keong告诉记者,他们看视频,不会通过搜索来看。每个人都会有2-3个通讯类APP,要聊一些正式的话题可能用whatsAPP,但和朋友聊天时可能用微信。

现在,该公司寻找B轮投资者。在谈论A轮融资时,戈壁创投要求Offpeak在一年内接入1000家餐厅,他们在半年内已经达到1700家。公司的下一个目标是,拿到B轮接入6000家餐厅。

在B轮后,他们希望再加两个国家,然后去每个国家增加用户,去更深层的发展。公司目前不考虑盈利问题,而打算接入6000家餐厅后再开始考虑盈利。

谈及公司的未来,Lau Ngee Keong说了5个字:“垄断东南亚”。

Orami:分散市场的电商合纵

对标企业:蘑菇街、红孩子

2月24日,电商Orami宣布,获得印尼金光集团、戈壁创投领投,Fac ebook 联合创始人Eduardo Saverin以及Ardent Capital和Velos Partners跟投的1500万美元融资。

Orami由泰国生活消费类垂直网站Moxy与印尼母婴电商Bilna合并而来。在合并之前,两家公司分别运营了3年时间,都是主打销售母婴、家居、美容等产品。Orami 的CMO Shannon Kalayanamitr告诉记者,“在家庭里,女性比较喜欢购物,亚马逊在美国的用户60%是女性,而在东南亚,女性用户所占比例更高。”

Shannon在创办Moxy前,曾在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公司Lazada工作。她的创业项目Moxy也选择了Lazada的12大品类产品中的4个(服装、护肤品、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最赚钱的品类。

最早,Moxy类似中国的红孩子,现在更像刚刚完成合并的蘑菇街和美丽说。在市场规模达到当地最大后,现在他们决定扩大品类。但还是围绕女性用户。“小女孩时喜欢化妆,长大了开始喜欢时尚服装、健身、宠物、家居,然后你会有孩子,需要母婴用品。公司所卖的产品,基本上贯穿女性的人生。”Shannon说。

与Shannon一同创业的是其老东家雷曼兄弟的两个老同事,三人分别负责技术、运营、营销。

2014年6月,Moxy刚开始拓展印尼市场时,Bilna也希望将业务拓展到泰国。然而,两家公司的交叉点很多,75%都是女性用户,产品品类相近,引起了投资机构金光集团的关注。

金光集团主导了两家公司的合并。泰国和印尼合起来已是东南亚最大市场,东南亚还有8个国家(除了东帝汶),市场比较分散。对投资人来说,合并显然更有利。“我们如果想要金光的资本,就要先和那家公司(Bilna)合并。”Shannon说。

合并后的新公司团队也进行了重新配置,Moxy 创始人Shannon任CMO,CFO(Eka Himawan)、COO来自Bilna。新公司在泰国、印尼市场分设了两位地区经理,都来自原来的公司。因为不希望有彼此控制的感觉,新公司选择了一位法国人杰雷米(Jérémy Fichet)出任CEO。

杰雷米认为,“融合过程并不简单,但最重要的是,合并在一起是把饼做大,大家都赚钱。中间的股权分配肯定是有一些协商,从各个方面去评估公司的价值、收入、成长率,国家的潜在能力,烧钱规模等。但还是尽力要让大家觉得公平、大家都满意。”

作为新公司CEO,杰雷米虽有一定数量的股份,但因不是创业元老,如何让两家公司的创业元老甘心服从管理?杰雷米认为,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这些人,而是让各区域市场CEO自主决策,他是个支撑角色。公司新品牌起到的则是催化作用,包括营销、运营、技术都是跨区域性。他的最终目标是,优化各地资源,把两方协同起来。

对比中国两家公司合并后的结局多数是新公司由其中一方主导,杰雷米指出,在中国两家公司合并后,还是在一个市场运营,容易出现“一山不容二虎”。而在东南亚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两家(甚至多家)公司在不同的市场运营。

在东南亚呆了6年,杰雷米坚定认同本地化:“欧洲经验在东南亚基本没用,有时候中国经验比欧洲经验更加适合东南亚。”他说出一串中国公司名——美丽说、蘑菇街、明星衣橱、聚美优品。

现在,阿里和京东已有布局东南亚的迹象。对此,杰雷米表示并不担心,“在中国,电商占零售业10%的市场;在印尼只有1%,成长空间很大。而巨头进入还能共同教育市场。”

Hermo:聚美的引力与压力

对标企业:聚美优品

2013年初,在一位中国朋友的推荐下,马来西亚华裔Ian Chua被聚美优品CEO陈欧的创业故事吸引,在看了十几遍陈在优米网播出的访谈节目后,Ian Chua慢慢勾画出自己创业项目的模型,不久后化妆品电商“Hermo”在马来西亚注册成立。

在整个电商产业链上,除了物流最后一公里通过第三方解决,其他都是由公司完成。公司与顺丰有过合作。在物流、支付方面,每个国家都有最大的玩家。“很多公司想进来做支付,因此我们有很多选择。如果支付宝、微信能打10分,这里的产品能打六七分。”Ian Chua说。

2015年12月,Hermo做了接近100万美金的销售额。尽管与中国同类公司没有丝毫可比性,但在马来西亚,Hermo已经创出历史新高。

也是在此时,Hermo获得戈壁创投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这在东南亚市场,已是较大规模的融资。而在更早,Hermo公司获得一位陈姓天使投资人约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风险资本的进入,除了帮助介绍人脉、供应链关系网,还给企业分享一些管理经验及其他公司教训。

在戈壁投资之前,Hermo也曾见过腾讯,但最终并没有投资。究其原因,主要是腾讯觉得Hermo业务还不够大,投资决定没有更多的数据支撑。

在整个东南亚,线上化妆品零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1%-2%(美国可能达18%)。整个马来西亚化妆品零售市场总规模也就1亿美元,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Hermo的模式类似于聚美。而眼看着中国导师身处假货与私有化折价的舆论漩涡,Ian Chua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可能是一个前车之鉴。但我们希望有另外一套玩法,解决供应链问题。”Ian Chua说,“我们的模式可能受到聚美影响,但在A轮投资后就没有烧钱了。”

聚美优品定位在跨境,重点依赖韩国货、日本货。而马来西亚有33个种族,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喜欢的东西都不同,不那么受韩风影响。因此Hermo不只推韩国货,还寻找一些本土化的产品。现在,其在韩国、台湾、欧美与本地供应商比例在50:50。

2015年底,两个月时间Hermo营业额翻了3倍,之后又在狂招人。2015年2月,Hermo只有13个人;现在已有50人(马来西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也不到1000人)。在马来西亚,有电商经验的人特别少,所以招人的过程并不顺利,Hermo通过培训解决。但Ian Chua还是明显感觉到管理越来越吃力。

除了人才和管理方面,Ian Chua坦承,公司还面临诸多挑战。每个国家的玩法不同,拓展任何国家市场,要实现规模效益、快速复制都并不容易。因此,在东南亚,还没有一家能够称霸每个国家的电商出现。

2016年2月,Ian Chua入选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对外来巨头,Ian Chua并不担心。Hermo和聚美国际业务的人有过接洽,公司COO还去过聚美的办公室,但拜访后发现,“中国市场就足够他们(聚美)忙的,我们就专心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Ian Chua认为,如果聚美能够进入,有品牌关系和其他附加价值。但聚美要进入东南亚市场,最大的壁垒就是本土化,“他们不熟悉我们这里的政策、文化。”

Hermo不安于马来西亚,因为马来西亚市场不够大。公司已进入新加坡市场,最终目标是拓展到整个东南亚,Ian Chua希望将Hermo做得更长远。“希望公司能够成为线上Zara、屈臣氏,用户想要网上买化妆品,或者供应商想要卖化妆品,都在我们这里就好。”

Tripvisto:与途牛“相见恨晚”

对标企业:途牛

与多数富二代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创业者不同,Sumartok可谓草根创业的典型。

2014年,Sumartok创立Tripvisto,其商业模式类似于中国的途牛。不同之处在于,途牛专注在团体游,Tripvisto专注更小的团体(两、三个人)。“在印尼旅游,都是家人、朋友的小规模旅行团,因此结合当地现状,特别是针对年轻人的自由行。”Sumartok说。

Sumartok曾在经济和媒体行业工作10年,在闲暇时喜欢出去旅行(一年有4-6次)。他发现,除了雅加达和巴厘岛这样比较有名的旅游点,其他地方的旅游生态环境并不好。旅客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旅行社也没有习惯去把这些信息放在互联网上进行推广。因此,他创业最初的愿景是,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将信息放到平台上帮助旅行者。

2011年,一家线上旅行社应运而生。Sumartok家庭并不富裕,他的起步资金是工作10年积累的3万美元,开始时员工都是兼职,而他的办公室就是网吧。尽管这一商业模式并不烧钱,但两年多后,钱还是花完了,他不得不裁员。

对这次失败,事后他总结认为,“因为产品和商业模式不对,不能规模化扩展。”而他并不后悔当初的创业决定。

第一创业失败后,Sumartok原来的合作伙伴还在不断给他打电话,问还有没有客户介绍,并且表达强烈的合作意愿。他意识到,在线旅游肯定还有很多机会。Sumartok再次决定创业,尽管在当时,他的手里只有500美元。

经过一年半时间,现在公司已有200个合作伙伴,网站上线了2000个路线产品,今年,公司的目标是在全球上线10000个产品(重点在东南亚),公司也扩展到25名正式员工。

从没来过中国的Sumartok稍感遗憾的是,在创立Tripvisto时,并不了解途牛。否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不过,在戈壁创投的引荐下,Tripvisto已经与途牛(也是戈壁投资的企业)接洽上。途牛能够给Tripvisto在产业链支持方面带来诸多好处,而途牛要在东南亚市场建立旅游出发地,需要本地的经验,而Tripvisto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