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美联储加息尚需时日 中国经济转型赢得宝贵喘息时机

来源:汇通网 2016-04-06 14:48: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联储加息尚需时日 中国经济转型赢得宝贵喘息时机】业内人士近日指出,美联储上月会议上作出的进一步推迟加息的决定,显然是因为其政策关注点正专注于海外的阻力,尤其是在观望中国经济放缓的负面影响。而美联储暂缓加息的决定,也为中国经济的调整和重整过程,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

业内人士近日指出,美联储上月会议上作出的进一步推迟加息的决定,显然是因为其政策关注点正专注于海外的阻力,尤其是在观望中国经济放缓的负面影响。而美联储暂缓加息的决定,也为中国经济的调整和重整过程,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

去年8月,中国大幅贬值人民币,引发了进一步贬值人民币和出现重大经济放缓的担忧,因此中国股市去年8月和今年1月出现下滑。

现在,一些分析师表示,美联储主席耶伦的鸽派言论给了中国在发展其经济和货币政策方面给了空间,至少直到到今年下半年以前,都是这样的,因为到那时候美联储才可能进行下一次加息。美联储所需要的是时间,而时间对于中国经将的进一步调整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希望中国将充分利用这一次机会。

分析师希望中国可以利用这一时间窗口,改善沟通方法,并且控制好艰难的经济转型进程。这些措施对于中国的股市是利好。中国股市在今年年初因为经济衰退的恐惧出现下滑。

HPM Partners的首席投资官佩斯(Ben Pace)表示,全球的经济环境是耶伦推迟货币政策紧缩合法性的关注焦点。如果这个是一个合法的焦点,并且能让她放松,他认为大家应该保持乐观。

美联储并不是唯一一个担忧中国的连锁效应的机构。IMF在5日表示,随着中国的金融影响力日益增长,国际市场和中国股市的走势关联度只可能进一步上升。

美联储今年3月发表了比预期更加鸽派的言论,美国美元指数在3月下跌3.6%,使其今年第一季度的跌幅达到4.1%,创下了2010年以来最糟糕的季度表现。

尽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实行了货币宽松政策,但在美联储意外维稳政策的背景下,日元和欧元仍意外走强,这也削弱了美元指数。美元走软加上中国努力发挥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的行动已帮助稳定了人民币。

上次美元指数走软还是在今年2月下旬上海举行20国集团峰会以后。这引发了这样一种猜测,即会创建一种“上海协议”。按照这种协议,全球央行官员将秘密同意阻止美元的上升,并且防止全球货币走软带来的恶性循环。该峰会以后的官方评论坚持称,没有一个国家为维护竞争性对其货币进行贬值。

抛开阴谋论不谈,耶伦在其最新讲话中提及中国及人民币,这是向一些分析师暗示,美联储关注焦点是美元以及其利率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Jefferies首席市场策略师泽尔沃斯(David Zervos)上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耶伦没有谈到所谓的“脱离中国交易”,以阻止金融市场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货币联盟。

他表示,最大的问题在未来几个月,欧洲和日本如何应对这一切。

美联储仍有望提高利率,HPM Partners的佩斯预期长远来看美元指数能有所加强,虽然瓦基迪斯预测欧元年底将达到与美元平价。

但随着第二季度开始,瓦基迪斯预期汇率在短期内会有所变动。

分析师表示,美联储似乎在争取时间使中国遏制负面溢出。中国已经在剧烈的汇率变动的情况下采取新举措,以促进其资本市场发展。中国采取的措施包括实现债转股计划,上周允许国有钢铁企业东北特钢短期债务方面违约。

富国银行全球宏观策略师投资研究所的克里斯托弗(Paul Christopher)指出,看来中国想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关注潜在的不良贷款,或潜在的不良债务,最后可能回到货币政策方面上来。

对人民币过快贬值可能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这一观点,耶伦也表示了赞同。她还谈到中国经济从制造业转移的新模式。上周的发言中,她准备了整个段落描述中国。

耶伦指出,中国经济模式转型方面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如何顺利实现过渡,如何通过政策来管理进程中伴随的任何金融风险。这些不确定性由今年早些时候对中国汇率政策得以体现。

耶伦定于8日再次发言,前美联储伯南克(Ben Bernanke),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沃尔克(Paul Volcker)也将发表自己的观点。

更多关注全球发展的措辞,表面上偏离传统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即保持国内劳动力市场健康和检查通货膨胀。但一些人关注全球市场的动态。

布朗兄弟哈里公司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克莱蒙斯(Scott Clemons)表示,承认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是受欢迎的观点。事实上,现在中国在设定其货币政策时候不能不考虑对全球的影响,因为其与全球市场的关联已经进一步加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