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互联网金融 - 投资攻略 - 正文

缺人只能互“挖” 人才成消费金融短板

来源:凤凰网 2016-04-07 13:32: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人才培养跟不上跑马圈地速度

首批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商独资企业——捷信金融昨日被“传”出近300名员工集体辞职,纷纷转投新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的消息。记者随即向捷信公司求证,回应称这是“不实信息”。“传闻”的背后,却是随着政策松绑,正大踏步走进扩容时代的消费金融业遭遇人才瓶颈的不争事实。人才紧缺暂时“无解”,目前行业解决人才问题主要靠“挖角”,而“挖角”风的盛行,使得行业越加浮躁,“飞单”现象严重。

储备不足,人才成行业短板

有消息称,3月31日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金融年会后,全国经理级别有近300人集体辞职,全部跳槽到新成立的几家消费类金融公司,工资全部翻一倍以上。

记者向捷信金融相关负责人求证,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没有数据反馈有大规模的人员辞职,此消息不实。该负责人还表示,“捷信本身就向行业输送了很多人才,是消费金融业的黄埔军校,为市场输入了不少新鲜血液。”消费金融行业是朝阳行业,人员流动有时更为频繁,相信有流动更有助于行业发展。

记者随后向传闻中提到的跳槽目标消费金融公司了解。有公司表示,的确有高管在捷信金融就职过,但并不是近期离职,早在公司筹备阶段就已加入,公司招人都是走正常招聘路径。

在单个公司的人事传闻背后,业内更多关注的是消费金融的跑马圈地。2010年,经银监会批准,北银消费、中银消费、锦城消费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成立。2013年,银监会修订完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新增10个城市参与试点。根据CEPA相关安排,合格的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可在广东(含深圳)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随着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国内消费金融市场有望持续快速发展。

而此时,人才储备的不足,逐渐成为制约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离职率高,相互挖角行业浮躁

“而且人才极度紧缺。”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说,现在消费类金融公司是“高度缺人、全方位缺人、大面积缺人”。

消费金融行业架构的骨干从业人员,主要来自银行个金部门、银行卡部门以及小贷公司。徐北表示,随着消费金融公司的扩容,消费金融行业人员“缺口很大”。消费公司落地在广州,至少需要4-8个门店,每个门店大概40人,也就是一间消费金融公司至少需要160名员工。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晋升架构基本是业务经理、团队长、门店负责人、片区负责人、分部的城市负责人等四到五级。“消费金融公司底层离职率很高,类似这种以人力为基础的销售一定需要设置大量层级。让底层有晋升希望,鼓励晋升。”徐北表示。

“特别缺产品设计。”徐北表示,因为消费金融是标准化的产品,标准产品是批量风控和批量销售,产品设计非常关键,每个地区的参数要不断调整。“例如广州地区,3C类的产品额度可以高一点,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针对性产品会低一点。”

徐北坦言,消费金融公司人才紧缺是解决不了的事实,只能靠行业相互挖角。而一般挖角成功,中层干部会带走基层人员和客户资源,因为客户一旦可以稳定还款两三年,就是优质客户,这样导致高管工资会越挖越高。“人才紧缺导致的挖角现象,使得消费金融行业浮躁,工资大规模上浮以及"飞单"现象严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