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刚性兑付被打破后,债券违约就暴露得越来越频繁,今年以来,相关风险事件更是密集出现。穆迪副董事总经理钟汶权8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银行不良贷款率走势来看,今年的债券违约可能超过去年1倍。而地方政府尽管救助意愿强烈,但受财力限制。这种背景下,这些可能违约的企业中符合政府支持条件的极少。中央政府目前力推的“债转股”重组方案也并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
在国际债券市场,债券违约会引发交叉的银行信贷违约。因此,债券违约的变化同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走势是同步的。但在国内债券市场,并没有交叉违约条款,一般而言,企业是先在银行信贷上出了问题,无法继续获得银行的支持,才引发了债券偿付上的违约。因此,债券违约数据滞后于不良贷款率,但走势基本一致。推测企业违约可将不良贷款率作为参考指标,从这个指标上看,钟汶权指出,今年的债券违约极有可能超过去年1倍以上。
从政府支持角度而言,钟汶权表示,尽管地方政府帮扶当地国企的意愿很强烈,但是在财力资源和审批程序上都受到很大限制。因为地方政府动用财政资金支持国企需要获得地方人大的审批,但是地方人大会议一般一年才举行一次。因此,政府的做法往往是帮助国企与银行进行谈判,延长债务期限,或者利用其持有的当地其他国企进行救助。但是,违约往往发生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种渠道也有很大局限。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依赖中央政府提供支持。钟汶权认为,满足两个条件的企业有可能得到帮扶,一是发行人所从事的业务与国家重要政策紧密一致,比如地铁等,二是违约可能造成广泛的系统性影响,其债务占比过于庞大,或是牵涉到的上下游产业链太广泛等。在可能爆发违约风险的企业中,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非常少,“而且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企业通常隶属于中央政府而不是在地方政府手中。”他说。
在处理过剩行业产能和化解违约风险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态度是存在矛盾的。从近期的案例来看,中央政府在这一点上意愿很强烈,目前主要的方式是债务重组。钟汶权向记者表示,目前力推的“债转股”重组方案,相当于变相的债务减免。这并不是个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企业本身的业务经营是可持续的,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另外,对大型企业进行股权和管理权交替,以至经营管理的改革,往往需要至少1-2年时间,才能扭亏为盈,当中还需要处理下岗工人等问题,所以存在一定的挑战。
不过,钟汶权也表示,尽管债券违约渐趋常态化,但还称不上“危险”,而且日渐成熟的中国债券市场对于此类事件的反应也越来越平静。他建议,监管层对于债券发行人在审计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要更加严格,目前爆发的违约案例中,其实很多财务审计上就存在严重问题。另外,投资者可以在发债文件中对发行人进行更多的条款约束。在评估债权人质量时,投资者不能只关注资产负债指标,因为很多资产是不能变现进行偿付的,要更多地关注现金流指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