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歌斐资产、投中信息联合发布《2015中国PE/VC行业白皮书》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杨丽花 2016-04-12 13:15: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日,歌斐资产、投中信息在上海举办的投中2016年会上,正式联合发布《2015中国PE/VC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歌斐PE白皮书)。

投融资、估值再创新高 投资重点明显向早期转移

歌斐PE白皮书显示,2015年,PE行业投融资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12月底,共有1314只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比2014年全年增长141%;募集金额达到1177亿美元,比2014年全年增长46%,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创下历史新高。

而2015年共投出2123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821亿美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29% 和52%,已经连续三年增长。而从项目的投资阶段上可以发现,投资重点明显向早期、发展期转移:早期项目在数量上第一次超过发展期项目,投资活跃度最高。而投资人最关心的退出,由于受到2015年IPO停摆的影响,IPO退出规模从2014 年的957亿美元,锐减到2015年的45亿美元,降幅达95%,并购也同时出现降温现象。三板退出、借壳上市成为GP 继“IPO”及“并购”退出之外最主要的退出方式。

项目估值方面,虽然近期高估值项目遭腰斩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但歌斐PE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项目平均估值仍然高达33倍,甚至超过2011年所谓的“全民PE”时期。

此外,投资重点明显向早期、发展期转移。2015年,早期项目在数量上第一次超过发展期项目,投资活跃度最高。从规模上来看,早期和发展期的投资规模占总规模的50%以上,2015年较去年增长40%。

GP:“少募快投”成主流,人民币基金持续火爆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的统计数字,截至2015 年12 月底,中国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 万家。从管理人的类型变化及分布上看,2015 年定增基金、母基金、复合基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2015年投中进行的访谈和调研中,大多数受访GP表露出对新募基金的“目标规模”和“基金存续期”双双调低的预期:48%的GP将2015年基金拟募资规模定在1亿美元以下;有17%的GP计划将募集基金存续期调整为4年及以下,这一人数比例远高于去年7%的占比水平。这种“多轮快融、少募快投”的态势下,催生了很多新现象:首先,在传统“A轮/B轮/C轮”融资结构格局之外,产生了多种诸如“Pre A轮”、“A+轮”等新融资轮段;其次,投资轮段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过往基本到B/C轮退出的天使、早期基金,如今对B/C轮项目的追加投资比例逐渐增多;PE机构也尝试在特定领域开始向早期延伸布局。

2015年,人民币基金延续了2014年募集的强劲势头,同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盛大发展局面:2015年度中国PE/VC投资市场披露出的1206支募集完成的基金,其中人民币基金1171支,占比97%。

歌斐PE白皮书认为,2015年度“人民币基金”募集盛大场景背后,存在多个原因:“募退两头”场内化,美元出海辅导角色弱化;中概股回归,人民币基金成为主要接盘侠;史上最严外汇管制令,中国换汇渠道收紧。

LP:PE基金更青睐机构投资者

2015 年LP 数量和可投资金额保持增长。LP 类型日益多元化,富有家族及个人仍是PE/VC 投资的主要投资者,企业投资人对PE 投资的态度也更加开放。对于 PE 基金来说,养老金、保险资金是理想的机构投资者。因为这两者可投资的资金量大,且投资期限长,更适合长期性的投资,这与PE基金的资金需求特性不谋而合。而随着中央鼓励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态势明确,各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政府引导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及科教文化、产业投资等各个领域,基金总规模达到1.5 万亿,成为第三大机构LP。

从PE/VC的整体募资情况来看,虽然数量上企业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依然为基金的主要出资人,但PE/VC的募资正在快速向机构投资者倾斜。

母基金迎来募集大爆发 同比增长300%

随着国内PE基金的蓬勃发展,PE-FOF(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因分散风险、灵活配置等特征,逐渐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自2003年第一只外资PE-FOF成立以来,PE-FOF的募集数量平稳发展,年复合增速38.1%。而2015年,PE FOF迎来了募集大爆发,募集量同比增长300%。

歌斐PE白皮书认为,PE直投基金的蓬勃发展以及机构资金准入政策的放宽,给PE-FOF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两大机遇。一方面,PE直投基金数量的上升,丰富了PE-FOF的可投对象。另一方面,准入政策的放宽,让LP群体不断扩容。在全球市场中,养老金、政府基金和保险公司是PE基金的主要LP。而国内市场尚不成熟,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私募股权投资的LP以高净值客户为主。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自我创新式的发展,越来越多优质的机构投资者也参与进来,LP机构化、多样化成为一种趋势。(证券时报记者杨丽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