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万亿流动性缺口近在眼前 中国央行可能降准

来源:凤凰网 2016-04-13 15:58: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春节前,中国央行进行的流动性投放操作在4月密集到期,再加上企业季节性集中缴税等因素,彭博社报道称,4月中国市场或面临高达1万亿人民币的流动性资金缺口。

面对如此巨额流动性缺口,彭博调查显示,中国央行将继续进行月内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维持流动性的投放水平,还有一个可能是:继续降准。

4月中下旬,合计将有551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加之4月上旬2000亿的存款准备金缴存,以及下旬4000亿的企业所得税上缴财政,可能将给市场带来高达1万亿元的流动性缺口。

此前,彭博就此对分析师和交易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4月下旬将出现流动性缺口(至少在某时间点或短期会出现)。而所有的受访者都对央行会对到期的MLF进行操作表示确信,这是维持流动性的重要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央行在续作MLF的同时还可能降准,进一步释放流行性。

以下是彭博社的详细报道:

超储率低位

中国银行业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信贷集中投放及人民币贬值引发外汇占款流出,使银行体系流动1月中旬一度十分紧张。为维护市场利率稳定,避免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央行当时采取了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频率,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大规模注入流动性。

上述操作中,3280亿元3个月期MLF将于4月19日到期,1175亿元3个月期MLF将于4月21日到期。另外,去年投放的6个月期1055亿元期MLF也将于4月21日到期。

市场人士预计,本月到期的5510亿MLF资金如果不续作,叠加上市公司四月底前完成年报披露,企业所得税集中汇算清缴的季节因素,将给市场资金面带来较大压力。去年全年,商业银行超储率显著下降,显示银行可以随时动用的流动性,即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并不宽裕。

“将近9000亿到1万亿元的资金回笼,4月超储预计降到1.5%-1.6%附近,在历史上来说也是非常低的水平,”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奇霖在电话采访中说。他表示,央行降准“有一定的可能性”,也有可能会续作MLF.

降准可期

面对即将来临的流动性考验,市场关注中国央行可能采取的对冲手段。包括国信证券、华创证券和招商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认为,4月份降准可期。

华创证券周一在报告中表示,4月流动性缺口超万亿,确实存在降准的必要。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点评中表示,全年来看货币政策掣肘压力有所减轻,降准有望继续实施,4月份就有可能出现。国信证券亦在周二的报告中表达了类似观点。

上周五,中国央行网站刊出一篇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人的论文,暗示未来降准还有空间。马骏等人的研究显示,较高的存准率对利率政策的传导效率存在不利影响。文章结论部分建议,“根据国际收支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逐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2014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已经6次降息及5次普遍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一次降准是2月29日,下调0.5个百分点。

债市调整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度博弈降准,他表示近期货币政策边际取向存疑、监管控风险趋严的背景下,央行或仍以中、短期工具作为补充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调查中,债市交易员对降准的预期普遍较更加谨慎,外汇占款流出压力减轻、经济企稳和通胀预期等都是被提及的影响因素。部分分析师表示,最近公布的包括通胀在内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出现回暖迹象,这或将限制央行进一步货币宽松的空间,债市调整有望持续。

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央行着力通过更频繁的流动性操作来打造一个事实上的利率走廊,稳定市场预期。虽然时点性的资金紧张局面偶有发生,但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在2.3%上下水平大体十分平稳,一改此前剧烈波动的情况。

明明在4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2016年以来,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碎片化”更趋明显。去年至今外汇占款减少3万亿,对应5次降准、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4万亿、MLF投放1.3万亿。他特别指出,对于不能直接获得PSL和MLF的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更加堪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