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天津自贸区各类租赁公司达到1754家,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4月14日,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在举行的媒体坐谈会上透露,备受市场关注的两大租赁平台,即中国天津租赁平台、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相关文件已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监督处理,目前正在积极地履行相关程序。
融资租赁业务是天津自贸区特色产业之一,尤其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金改30条”)发布后,更是取得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天津自贸区各类租赁公司达到1754家,租赁飞机累计超过600架,约占全国的90%,租赁船舶达到80艘,约占全国80%,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与其他自贸区相比,天津自贸区更加突出区域特色,包含东疆片区、机场片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三大片区,分别在融资租赁业务、高端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据记者了解,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国家租赁创新的示范区,通过持续推动租赁改革创新,租赁产业已经领跑全国,目前在国内已经完成30多种业务模式创新。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玉军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将是一个围绕资产交易、流转、登记以及融资租赁的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平台。此外,东疆保税港区将利用传统优势,围绕设备,如电力、医疗、飞机等出口继续做一些融资租赁的创新。
除了东疆片区之外,机场片区也同样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据记者了解,该区吸引了第一个全民营金融租赁项目华运金融租赁公司入驻。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主任杨兵表示,今年全区将全力打造天津自贸区保险产业园,并支持在园区内设立融资租赁保险等机构,以填补天津市金融产业链条上的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天津欧洲贸易中心坐落在机场片区核心区域的空港经济区,并于去年底正式启动运营,以保税模式进行展览展销。欧洲贸易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凌朝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心已经在尝试打造供应链金融,即利用自有的金融租赁公司给中国贸易商为其成熟的贸易流注入资金,并且这一资金将获得和银行同期的贷款利率,以增加贸易量。初步计算,通过这一杠杆的功能,未来一年的规模将达到几百亿元左右。
可以说,金融租赁的快速发展只是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成绩显著的一个“缩影”。天津自贸区自2015年4月21日正式挂牌以来已有近一年时间,尤其是“金改30条”发布之后,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更加凸显。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近日在天津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透露,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核心内容的21条45项具体措施中,21项具体措施已落实,8项具体措施部分落实,已落实和部分落实具体措施约占45项具体措施的三分之二。
“下一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沟通,争取未落地措施尽快批复。”刘通午表示,随着“金改30条”的逐步落地,结合天津自贸试验区实际,金融制度会进一步突破,如有关外债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的因子和系数,以及资本项目限额可兑换的额度等,国家将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节,便于企业灵活资金运营,提升投融资便利化。
针对资本项目限额可兑换方面,刘通午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进度,仍在等待外汇局的相关批复。未来很可能在天津、上海、广东、福建四地同步推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