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三元悖论探讨及富裕指数测算,你富裕吗?

来源:汇通网 2016-04-18 13:55: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德意志银行提出“新三元悖论”称:高工资、高利润和稳定的通货膨胀不能同时兼得,简单的认为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利润必然不能采用高工资,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当面临不能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取舍,如何抉择。

此前,关于中国经济货币汇率政策,有一个“三元悖论”,即(中国)政策制定者不能同时实现固定汇率、跨境资本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

近日,德意志银行以“新三元悖论”为题发布报告称,美国当前的劳动生产率下滑创造了一个新的三元悖论——决策者只能选择以下三个理想的结果两种:名义工资增长,稳定通胀和高企业利润。“新三元悖论”与中国的“三元悖论”有所区别,不能混淆。

报告的核心内容为美国生产力的长期下降和名义工资增长率的下滑有关。“新三元悖论”理论简单明了。如果工人的工资增长率快于生产力增长率,那些高工资的公司将面临2种选择。要么他们可以通过高附加值转移成本给客户,从而导致更高的整体价格和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或者公司内部吸收额外成本,从而降低利润率。或在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名义工资的增长必须和生产力的提高、物价上涨和工资占GDP比重变化相匹配(这是利润率的反面)。

下图显示了这种相互作用:

德意志银行进一步指出,在上个世纪的整个下半部分,名义工资增长紧跟生产率增长和通货膨胀增长的总和,但是劳动力工资占GDP的份额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不变。然而,在这个千年的头十年里,名义工资水平未能得到充分的增长,来补偿物价上涨和生产率的提高的收益。其结果是2000年代的前十年工资占GDP份额大幅下降。

这也是社会劳动者对美联储政策的主要抱怨,即在寻求提振股市的同时,政策制定者却忽视了工资增长的不足。

德意志银行再现了我们此前看到的上图,指出劳动力成本是企业利润的另一面。自从1970年后四分之一世纪左右的时间内,公司的利润率维持区间震荡,围绕均值7.5%上下波动。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劳动力成本占GDP产出份额的持续下降导致企业利润率相应上升,在2012年录得创记录的最高12.5%的利润率。

总之:

“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三元悖论”框架也有助于解释过去几年中的趋势逆转。尽管美国公司一直享受极低的商品原料价格成本、微薄的工资压力和最低的利息成本,美国企业仍然深陷在所谓“利润衰退”危机中。这是因为,尽管美国名义工资增长率和历史标准来比极低,但是和更低的通胀率和历史性的低生产率增长结合来比,就无形中显得“高”。因此,自2014年来工资占GDP比重实际上已经上升,导致企业利润率从2012年峰值最少下降了2个百分点。

对美国经济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乐观的情况是,生产力反弹、一切恢复正常。然而,分析师对此持怀疑态度:

当前的暴跌的程度增加衰退的可能性,即生产力的复苏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好转。合适的例子就是最近结束的2016年第一季度数据。虽然就业增长继续保持强劲,月度非农就业人口平均增加20万个,平均超过200000个就业机会,本季度产量增长率预计保持疲弱。特别是,亚特兰大联储的实时年度增长率预测值现在仅有0.1%。强劲的就业和疲软的产出增长相结合,表明下一季度的生产增长率很可能非常虚弱。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下调了未来十年的潜在产能预测值。

如果生产率增长率很低带来的成本必然转嫁并体现以别的形式:譬如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率及生活标准很低、债券持有人承受更高的通胀率或股票投资者承受较低的利润率。因此,当投资者构建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评估体系时,头脑中应该有意识的利用该“三位一体”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思维框架。经济增长衰退时期,不可能同时出现较高的工资增长率、合理的通货膨胀和稳定的企业利润。有些事情必然是不可能的。即使强大如全球央行美联储,也无法同时拥有这三点。

“新三元悖论”得出以下结论:当通货膨胀率稳定时,要么选择企业利润的反弹回升,也就是股票市场创新高的关键先决条件(除非中央银行希望市盈率升至更高);要么选择提高工资。

基于德意志银行“新三元悖论”的简单看法:认为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利润必然不能采用高工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孙子·谋攻》篇曰:“上下同欲者胜”。从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方面来看,较低工资的企业,劳动者的流失率会相对较高,劳动者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或者创造性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压抑,人才势必是由低收入(地区、行业、公司)向高收入流动,由幸福感程度较低的(地区、行业、公司)向幸福感较高的流动。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作品的创造性和附加值肯定会有所区别。最终,做出来的产品就是香奈儿、古驰包和其它包包的区别。

从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上来说,高房价、高物价、高医疗费用、高通货膨胀率重压下,劳动者的低工资,仅仅勉强用以维持生计,勉强存下来的血汗钱也是留备救急之用。那么,所有的收入仅仅只能够勉强维系生存,消费从何而来?内需从何拉动?

此前中国经济改革转型,试图从外向型经济改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最终宣告失败,其中的缘由不言自明。内需拉动型经济失败这一现实证实了:最大量的财富集中在个别超级富豪手中,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却未能实质性富裕而无法按那些所谓经济学家规划的那样消费而形成内需拉动。2008年以来,企业为员工支付了低工资,(而相对的物价却指数级别暴涨,一旦考虑物价暴涨因素,工资收入称之为负增长也不过分),负增长的低工资并未像经济学家那样所说的那样为企业带来高利润增长!

提到工资收入和消费,我们再顺便借恩格尔系数引入一个新系数衡量人民的富裕程度并顺便解释内需消费拉动型经济失败的原因。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提出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的概念,该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但是汇通财经晓阳以为恩格尔由于国家地域及历史局限性,恩格尔系数失之于偏颇,这里鄙人用一个很简单的反例来证明恩格尔系数的不足或者说错误的地方。

在甲地区,A劳动者平均工资(我们姑且按税后)约6000元,房价在50000元/平方米,买房对于大多数劳动者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颇有难度的事情,那么大家就不得不选择租房,房租也并不便宜,单间一室户的房租就要每月4000元左右,一个最便宜的快餐盒饭大概在15元左右,那么大概每月的吃饭费用(除去请客聚会等大餐)姑且按每月1000元来算,算上交通费等等费用,每个月基本月光。那么甲地区的代表人物A的恩格尔系数就是1000/6000=16.7%。而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全球标准,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那么甲地区A则是属于最最富裕的那部分人群了,甲地区真的是这样富裕吗?我想大家都不会这么认为的。

但给了我们一个有效的启发,笔者引入一个新的X系数,:

维持最基本生命及生存的费用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个系数比恩格尔系数更能真正体现人民的富裕程度,更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那么我们以笔者提出来的新系数X来重新计算衡量地区和劳动者的富裕程度:

维持最基本生命及生存的费用支出总额包含御寒费用(衣)、基本食物费用(食)、租房费用(住)、基础交通费用(行),把这几个方面加起来,就按每月5500元整吧,那么得出晓阳系数为5500/6000=91.67%,同样的X系数越低,富裕程度越高。

那么,我们都用X系数来对自己的富裕程度做一个衡量,测算一下,您富裕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