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盛产股神,这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事实。实际上,在股市处于牛市行情之下,中国股市的“造神”频率却更为惊人。然而,多年下来,那些曾经被市场吹捧为“股神”级别的人物,却基本上难逃“短命”的魔咒,而更多的股神,却处于好景不长,失败收场的结局。更有甚者,还因此改变了人生命运,辉煌不再。
号称“私募一哥”的徐翔,他的投资神话也深受市场的追捧,而不少投资者更是把他列为自己的偶像人物。
从17岁进入股市,到担任“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再到担任上海泽熙投资的总经理,一直下来,徐翔的人生经历堪称完美。与此同时,对于拥有非常灵敏的投资嗅觉以及精准的市场预判能力的他,更是实现了多次精准“抄底逃顶”的任务。甚至,在去年股灾期间,他依旧能够实现“不败”的神话,被市场认为是中国证券市场中最大的市场赢家之一。
遗憾的是,随着徐翔落马事件的发生,“私募一哥”的股市神话,也最终告一段落。但徐翔这一位“神一般”的人物,却留给市场投资者非常深刻的印象。
巴菲特先生,可以认为是世界级别的股神人物,而他也是至今仍被全球投资者公认的股神奇才。
在国内,曾经被冠以“中国巴菲特”称号的人物也有不少,但多年下来,真正能够存活在市场之中的占比,却为数不多。由此可见,对于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神话,在国内证券市场中,能够长期复制下来的,却非常罕见。相反,对于中国股市而言,还是热衷于盛产短期股神,但多数中国股神的命运却是坎坷的,而股神的生命周期更是“短暂”的。
与其说巴菲特投资神话无法在中国股市中得以长期复制,不如说中国股市本身的市场环境却不能成就巴菲特式的长期投资神话。
确实,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股市自身潜藏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与此同时,与欧美这一类拥有悠久历史的证券市场比较,中国股市的运行时间也只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而目前仍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之中。如果从更具体的特征来分析,中国股市还存在以下这几点的主要问题。
其一、股市波动率大,市场投机氛围浓厚。
回顾中国股市的运行表现,基本处于“牛短熊长”的状态之中。与此同时,因市场仍以散户化作为主导,且机构投资者缺乏自律约束,市场的投机特征显得非常显著。
其中,以过去两年的市场行情为例,在高杠杆工具全面激活的影响之下,市场进入了全民投机的状态,而杠杆资金的崛起却加速了股市的运行节奏,并加快了股市泡沫的破裂。显然,对于“成也杠杆,败也杠杆”的股市而言,随着“去杠杆化”“去泡沫化”压力的加剧,却直接导致了后续股市的加速下行,并加剧了股市整体的波动率水平。
其二、股市缺乏平等的交易环境,机构投资者比普通散户投机意识更为强烈。
与普通散户相比,国内机构投资者却具备了资金优势、成本优势、信息优势等特点。与此同时,因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对称性,却容易促使部分机构资金借助制度漏洞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因股市机构投资者缺乏自律约束,结合市场利益的驱使,却容易形成了机构投资者比普通散户投机意识更为强烈的局面。由此一来,对于仅能够实行单边做多获取盈利的普通散户来说,就基本无法在市场中与上述机构资金进行对等的博弈了。至此,长期下来,普通散户因缺乏资金、成本、信息以及交易等因素的优势,而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之中。
其三、政策朝令夕改,间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风险。
2016年年初,熔断政策的匆匆落幕,促使股市陷入接连非理性的下跌风波之中。然而,时至今日,随着股市运行重心略有上移,但始终未能重返去年年底的运行区域之上。
实际上,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更容易受到市场政策的影响,而股市政策稍有变化,却很容易对市场的运行趋势构成冲击,甚至还会改变市场的阶段性运行趋势。因此,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或许描述为“政策市”会更为贴切。
由此可见,股市政策朝令夕改,却为市场带来一些不确定的风险。然而,当政策风险发生之际,却容易加剧股市的波动风险,期间若存在部分机构资金顺势做空的行为,则将会进一步加剧股市的调整风险,加大了普通散户的操作难度。
事实上,股神巴菲特成功的投资神话不仅建立在他灵敏的市场嗅觉以及久经考验的市场经验之上,而且还离不开多年走牛的股票市场投资氛围。正因为如此,也强化了巴菲特实现长期投资神话的概率。与之相比,在中国股市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仅依靠灵敏的市场嗅觉以及资深的投资经验,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许,在股市波动率高居不下的市场环境之下,中国股神也需要拥有一些运气来配合。
但时至今日,中国股神似乎仍然难逃“短命”的魔咒,而中国股市何时能够诞生出真正意义上的巴菲特式人物,却仍需要漫长的观察。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