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5月3日)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拖亚洲整体经济的后腿,但亚洲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IMF亚太部门主任李昌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亚洲仍然受到全球经济疲弱复苏和中国正在进行的必要的经济再平衡改革的影响”。
但他表示:“大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内需弹性还是很大的,各国的实际收入仍在上升,特别是大宗商品进口国正受益于商品价格的反弹,许多国家也出台了宏观经济支持性政策。”。
IMF在谈及其区域经济前景时表示,亚太地区今年经济预计将强劲增长5.3%,约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但这与去年5.4%的增长率相比,还是略有下滑。
IMF预计印度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由于受益于低油价,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7.5%不变。去年印度经济增长7.3%。
预计越南也将是该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IMF预测今年越南经济将增长6.3%,低于去年的6.7%。此外,IMF表示,国内需求将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保持弹性,预测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5.0%放缓至4.4%,预测菲律宾经济将从去年的5.8%增长至6.0%。
不过IMF也指出,亚洲地区经济下行风险仍突出,发达经济体增长的放缓,和全球贸易疲软,以及低廉的大宗商品价格和部分国家地区过高的债务水平,都对经济造成拖累。
在周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李昌镛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际,亚洲对财政政策以及现在的杠杆水平的依赖度比其他地区都要严重,尤其是企业和家庭债务水平。
与此同时,他还指出,该地区的企业盈利能力水平相对较低,这标志着如果无亟需解决,那么是存在潜在脆弱性的。
但IMF在报告中指出,结果可能比预期要更好。IMF表示,“低商品价格可能比预期更能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和多边贸易协定,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甚至在批准之前就能造福亚太地区。
但是各个国家的经济前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报导,中国为摆脱对制造业和消费的依赖,正在实行经济再平衡政策,因此,预计中国GDP增速将从去年的6.9%放缓至几年的6.5和明年的6.2%。
IMF表示,“虽然经济持续放缓,但这对中国和全球可持续经济增长都是可取的,当前的行动将促使在中期阶段制造业的变化,原有的一些支柱产业,如重工业的钢铁和造船,将面临重大整合以减少产能过剩”。
但IMF还指出,并不是中国所有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都是负的。虽然中国经济放缓彰显了短期内的高成本,但亚洲也从中期的阶段收益颇大。
中国正实行的再平衡将更加注重亚洲国家在中国国内投资,面向中国的消费将提供一个缓冲区,或将提振一些国家的出口。IMF援引中国消费者在高质量,高蛋白食品上的兴趣。IMF还表示,中国游客出游的增加还将促进那些吸引他们的国家经济的发展。
李昌镛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诸如新西兰和印度这样的国家,他们出售消费商品,将可能会受益,然而像韩国或台湾等国家销售中间或投资材料可能需要中国的装配,因此会面临阻碍。
IMF也预计日本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而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相比今年预计将增长0.5%,IMF预测2017年将收缩0.1%,或将受到明年设定的消费税增加的影响。
报导指出,“这种预测没有考虑到政府内部为抵消增长而采取的经济增长促进政策。但报导补充道,“人口老龄化和高公共债务是拖累日本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李昌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日本可能将促进增长的经济政策纳入到其预测中时IMF将使日本一体化,一旦其知道国家将使用什么样的政策.
他对日本超过200%的公共债务也表示很担忧,还补充道,该国维护“打败教科书式的经济”债务水平的能力已经得到验证,但目前尚不清楚还可以持续多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