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归位”股市汇市楼市: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手段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 徐曼曼)步入新轨道的中国经济正在适应自身的新角色。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和变化,《人民日报》昨日再度通过与“权威人士”的对话,剖析答疑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逻辑和方向。并且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运行轨迹将呈现出L型的走势。”
这是继2015年5月25日的《五问中国经济》、2016年1月4日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权威人士”一年内第三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解析中国经济形势,这篇名为《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文章被认为带有较强的二季度经济判断和方向指引性质。
谈及股市、汇市、楼市的部分时,权威人士称,“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首提股市汇市楼市各归其位:不能用刺激手段
2016年伊始,中国汇市、股市同时出现剧烈震荡,而楼市的波动亦动人心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表示,在流动性宽裕、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较低、市场信心比较脆弱的情况下,过多的资金在各个市场游走炒作,各市场之间极易相互传染,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明显上升,风险形势更加复杂。即便是单一的个体风险,也可能因“蝴蝶效应”引发系统性风险。
那么,对于股市、汇市、楼市该如何调控权威人士在访谈中给出了具体答案。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一家券商电话会议上表示,“此次访谈对股市、汇市和楼市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和说法,也指明了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方向。应该说,股市、汇市和楼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发展规律,用刺激的手段是不行的,这种思路还是第一次提出,这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应当谨防股市、汇市和楼市被工具化,尊重其本身发展规律和市场逻辑。
管清友称,股市要去工具化,主要是强化监管,打击非法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行为,防止出现类似于去年股市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防止影响到流动性和金融安全。
在权威人士眼中,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
今年3月,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中国股本融资市场还不够成熟,虽有强烈发展愿望,但是不能拔苗助长。
权威人士还指出,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多变,导致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首提股市汇市波动:专家称指数并非监管目标函数
在权威人士看来,要避免把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谈及高杠杆时,权威人士用形象的比喻明确,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这也向外界明确,当前的股市首要任务是恢复,恢复包括一方面是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完善,另一方面就是打击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等违法行为。这正是这几个月内证监会集中精力在做的事情。
深圳一大型私募总经理认为,从监管层面来看,要强化监管,而指数不再是监管的范围,要防止股市的异常波动影响流动性和金融安全。也就是说,监管层主要是要强化监管,防止异常波动,防止系统性风险,股市涨跌、指数波动不再是主要监管目标。从这个思路来看,未来市场的监管将持续加强,而只有先把制度建设好,投资者的信心才会得到恢复,市场期望的健康市自然水到渠成。
管清友也认为,对于股市来说,指数的涨跌不应在金融监管之列,主要是强调制度的建设,打击非法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行为。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权威人士上述观点验证了中国货币宽松周期结束,“在股市短期调整之后,随着长期企业盈利的改善,无风险利率长期不变,股市将进入健康牛。”
至于汇市,权威人士提及,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管清友表示,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强势或弱势应该更多反映市场供求,在防止剧烈波动的同时允许双向波动,但是汇率的涨跌也不应该成为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函数。
首提房地产泡沫: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尽管经济逐步进入了平稳期,但房地产市场却异常火热。总体上来看,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但当下楼市火热的背后也有泡沫风险加剧的隐忧。
权威人士指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对此,管清友表示,这实际上是批评了一些地方通过提高杠杆率实现“去库存”的方式,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是短期通过鼓励居民部门加杠杆,借更多的钱,甚至出现零首付,杠杆炒房的情况去库存,此次访谈应该说是对前一段时间一些地区房地产政策的矫正。
文中对于房地产的表态还指出,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解读称,此前出台的一些楼市政策主要是出于短期内经济稳增长的需求,但是今年一季度开始,经济相对稳定。房地产对经济稳增长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需要对房地产市场有个整体的把控,对于一些高风险、高杠杆行为应加以禁止,使得房价可以缓慢上涨。
实际上,自2015年初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走势。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价升量增,但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有增无减。
章俊指出,随着一线城市以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楼市的回暖,存在价格偏高的现象,已经存在泡沫风险,因此通过一些有效的差别化导向以及调控可以将楼市回归需求面,解决刚需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