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迷了多年的资金流向来看,全球投资者似乎正在押宝以原油价格反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资产的复活。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流入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的资金创2009年以来最大单季流入。2016年至今,总共50亿美元流入了此类基金。这让一些基金经理甚至看到了重新开设大宗商品类基金的希望。
自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熊市以来,以商品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对冲基金死的死伤的伤,境况不佳。六年间大宗商品的暴跌,更是伤透了投资者的心,纷纷赎回和抛售商品类基金。在此之前,已有许多知名商品对冲基金倒在了黎明前。彭博社称,2012年至今已有至少十多家商品基金宣告关门。其中不乏一些高知名度的巨头,如全球最大商品对冲基金之一的Clive Capital、人马座能源管理公司(Centaurus Energy)、希格斯资本管理公司(Higgs Capital Management)等。
“熊市才见真功夫”,英国商品对冲基金Kairos Partners首席投资官米歇尔·泽苏尔笛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这几年商品对冲基金市场。在老牌基金经理带领下,一些商品基金不仅熬过了寒冬,还在今年迎来了复活的春天。年初至今,斯图尔特·齐默麾下的ZP Energy Fund赢得了超18%的投资涨幅;知名对冲基金经理——“石油名嘴”皮埃尔·安德兰德掌管的11亿美元商品对冲基金也获得了12.7%的不错涨幅。
从全球投资数据供应商eVestment提供的数据看,商品对冲基金行业也迎来了少见的反弹。去年底到今年3月,总共290家以商品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对冲基金资产池增长了7.8%,从6年低点的654亿美元反弹到705亿美元。头4个月的平均回报率也在6%左右,远高于整体对冲基金行业的0.8%。
这让一些基金公司看到了重新开设大宗商品类基金的希望。前对冲基金经理威尔·史密斯正准备押宝油价反弹,他旗下的大宗商品股票类基金将在6月初首开交易。手握3000万美元资金的密歇根大学也看中了一家投资黄金和铜矿的对冲基金。
高盛将成天然气巨擘
高盛旗下的实体大宗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高盛正静悄悄地超越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成为北美地区最大的天然气贸易商之一。
近期监管文件显示,高盛去年在美国收购了1.2万亿立方英尺实体天然气,相当于美国居民天然气使用量的1/4。目前高盛在整个北美天然气贸易商中规模排名第七。举例来说,为纽约州布法罗地区家庭提供天然气的公用设施机构去年有11%的采购由高盛提供;为墨西哥北部铜矿供电的有关电厂也从高盛采购天然气。高盛的大宗商品部门已成为管道运输的主要客户之一。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银行自营交易禁令,但银行从事实体大宗商品交易不受此禁令的限制。高盛表示,天然气交易主要发生在实体市场上,而不是采用金融衍生品的形式进行交易。
有分析人士指出,高盛加强大宗商品业务的趋势值得关注。2010年,高盛收购了加拿大尼克森石油旗下的北美天然气市场交易部门,随后开始进军天然气贸易业务。2011年,高盛的天然气交易量为每日34.2亿立方英尺,到2015年则提升至每日58.6亿立方英尺,而美国一个家庭一年取暖所用的天然气平均为5万立方英尺。
今年一季度,高盛实体天然气交易部门赢利显著。有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高盛与墨西哥北部省份发电站达成协议,2015年向其输送了220亿立方英尺美国产天然气。根据合同,高盛可以选择按每月均价或月底闭市价格出售天然气,考虑到天然气价格的波动情况,这项合同给高盛带来1.2亿美元营业收入。此外,两年前美国北部遭遇寒流侵袭,促使公用设施公司纷纷加大天然气采购力度。高盛在密歇根等州都有天然气储备合同,并凭借地区天然气价格上升获利。
穆迪:亚太银行信用风险尚不足惧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日发布题为《大宗商品敞口将加大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所承受的压力》的报告称,尽管其大宗商品行业相关贷款组合质量可能继续受压,但多数亚太银行拥有抵御信用风险上升的良好缓冲。此类缓冲包括其问题贷款比率普遍较低,并且超过半数的亚太银行体系的问题贷款覆盖比率高于80%。亚太银行(不包括越南银行和印度的国有银行)亦拥有良好的资本缓冲,且盈利能力良好,因而有能力抵御问题贷款增加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塔兹曼诺表示,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银行的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类贷款中,敞口风险最大的贷款为面向金属与采矿业,以及部分面向油气行业,如油田服务、海运及航运以及造船企业发放的贷款。“总体而言,由于亚太银行拥有良好的财务缓冲、大宗商品敞口适度,或其评级已体现资产质量较弱这一因素,预计大宗商品敞口并不会导致相关银行的负面评级行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