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出2245.43高点,之后却走出了长达四年时间的熊市行情。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6124.04高点,但随后的非理性暴跌,却让指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创出1664.93点。然而,当市场经历了09年的快速反弹行情之后,随即陷入新一轮的熊市行情,而这一轮的熊市调整却一直延续到14年7月,累计最长调整时间达到了五年。
不过,让市场感到有趣的是,自2001年6月14日之后,时隔十三年的时间,即在2014年6、7月份,上证指数的市场点位却仍低于当时的2245高点。由此一来,若剔除期间市场扩容的因素影响,则仅以指数点位为例,十多年后,市场指数似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此同时,鉴于2001年6月至2005年底以及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的调整时长,却深刻印证出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征。
时至今日,目前市场距离2015年6月12日创出的5178高点已经有超过一年的调整时间,而期间调整空间以及市值缩水的程度也远超过市场的普遍预期。那么,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股市“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中国股市距离下一个牛市还有多远呢?
或许,对于目前市场投资信心已经降至冰点的股票市场而言,多数投资者已经逐渐对牛市失去了信心。然而,对于更多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往往不关心牛市何时归来,而是关心股市最终的底部究竟来了没有?
“围绕政策底展开反复震荡”,这或许是时下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确实,在前期国家队资金频繁出手的影响下,时下国家队资金似乎已经对部分权重股票,尤其是超级权重股票形成了高度控盘的局面。对此,从另一种角度来分析,在国家队资金形成高度控盘的背景下,实际上牵制了这些权重股票大幅下行的空间,并由此降低了市场指数持续大跌的风险。
但是,就目前的市场而言,虽然政策底已现,但场外资金却迟迟不敢进场,究其原因,还是在等待真正的市场底出现。显然,虽说时下国家队资金仍对市场起着中流砥柱的影响,但目前的股市却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色彩,而股市自我调节功能却明显减弱。由此一来,在市场仍未修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调节功能之际,场外资金仍然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在实际状况下,修复市场自我调节的功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目标。相反,从过度的行政干预到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修复,却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由此一来,却不断延缓了市场底到来的时间,而在政策底附近,市场仍然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区间震荡已经成为了近期股市的运行主旋律了。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中国股市最真实的写照。实际上,在时下社会民间资金庞大,且缺乏持续有效投资渠道的大环境下,哪里拥有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资金将会往哪里跑,试图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目标。与此同时,对于股市而言,引导长期性资金入市,仍然是一种大方向、大趋势,而一旦市场底得以真正确立,或股市逐渐形成新一轮的赚钱效应,则将会加速这类资金的入场步伐。
但是,直至目前,股市市场底尚且处于反复摸索的过程。至于股市何时才能够形成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这或许更需要政策、资金、外部力量等因素的合力推动。然而,经历了前期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市场资金却显得有心无力,而站在战略层面的角度来看,因为有着去年股灾风波的经验教训,市场也并不愿意再次看到股市暴涨暴跌的局面。由此一来,中短期股市发生趋势性大机会的几率却显著降低,而结构性行情或许更符合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曾经疯狂的牛市行情,远离我们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激活一次牛市行情的难度却远甚于激活一次熊市行情。14、15年,股市崛起得益于杠杆资金的全面激活,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全民炒股热情的彻底激活,并引发股市泡沫的迅速膨胀,而股市最终也难逃“七亏二平一盈”的定律。至于当下,或许下一个牛市何时重启并不是最核心的,而时下最核心的,还是我们该如何深刻反思股灾风波所带来的教训。至此,只有经历时刻反思、反复思考的长期过程,才能够懂得在下一次牛市疯狂的时候,拥有一个清醒的投资头脑。否则,即使下一次牛市再度激活,您也难逃因“贪”变“贫”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