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皮海洲:目前正是宣布启动深港通的最佳时机

来源:凤凰网 作者:皮海洲 2016-06-27 08:07: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7月1日是建党节。这一天也是香港回归的日子。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也正因为“七。一”是香港回归的纪念日,所以,在今年7月1日临近的时候,有关深港通开启的消息也多了起来。

先是6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2016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择时启动深港通”。随后在6月17日证监会例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时启动‘深港通’”,他表示,目前两地证券监管部门以及深交所与港交所之间,正在密切合作,推进“深港通”各项准备工作,待相关监管规则与技术准备就绪后,今年将择机开通。而在香港方面,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6月14日出席2016LME亚洲年会后表示,深港通快了……港交所已经“各就各位”,就等监管机构喊“预备”,即宣布开通,然后再“开枪”,即正式的开通。根据李小加的说法,深港通的前期准备工作应该是准备就绪了。

三层意思

既然李小加称港交所已经“各就各位”,为什么证监会方面却一再表示要“择时启动”、“择机开通”深港通呢?这其实是证监会的一种谨慎态度,同时也是管理层监管的一种语言技巧。它至少包括了三层意思。

一是正如很多人希望的一样,直接选择在7月1日或者7月1日前夕宣布启动深港通,这本身也是一种“择时”、“择机”。

二是,尽管不排除证监会方面也是有意选择在7月1日或者7月1日前夕宣布启动深港通,但毕竟宣布启动深港通这不是证监会层面所能决定的事情,它最终需要由国务院来拍板,所以,在国务院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之前,证监会也只能表示“择时启动”、“择机开通”。

三是,管理层方面确实在“择时”、“择机”。比如,管理层把“深港通”的开启当成一个重要利好,就等股市跌到某个点位之后,再发布开启深港通的消息来救市。虽然不排除有这种“择时”、“择机”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却很小。毕竟在今年开通深港通,这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安排,容不得管理层人为地拖延。

时机正好

而且7月1日宣布开通深港通也不存在时间仓促的问题。毕竟宣布开通深港通,与正式开通深港通是两回事,这中间是有一段时间上的间隔的。像2014年开通沪港通的时候,宣布开通沪港通的时间是4月10日,而正式开通沪港通的时间是2014年11月17日,从宣布开通沪港通到正式开通沪港通,这中间还进行了7个月的准备时间。因此即便有“相关监管规则与技术准备”还没有到位,这完全可以在宣布开通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准备工作。

并且从沪港通从宣布开通到正式开通共计7个月的准备时间来看,宣布深港通开启的时间也不能往后再拖了。毕竟今年开通深港通这是我国政府作出明确安排的一项工作,如果根据沪港通7个月的准备时间来考量的话,就是7月1日宣布开启深港通,在时间上都已经晚了。当然考虑到我们已经有了沪港通开通的经验,而且去年一年,深港交易所为开通深港通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果不是由于股灾的原因,去年就应该开通深港通了。所以,在深港通开启的问题上,从宣布深港通开启到深港通正式开启,这中间的准备时间将会大大低于7个月的时间。不过,如果要赶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开启深港通的话,那么,宣布深港通开启的时间最好就在7月1日,不能往后推迟更多的时间了。如果能在7月1日宣布开通,又在10月1日正式开通深港通,那么开通深港通的意义就显得非常圆满了。

当然,从沪港通开通的情况来看,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股市交易并不积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内地投资者习惯于投机炒作,香港投资者以机构为主,习惯于价值投资,两种风格不同,内地投资者短期之内难以融合进来。又如,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股市不太熟悉了解,这也限制了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交易。再比如,50万元的资金门槛设置极大地限制了内地投资者,让内地投资者无法参与到港股交易中来,此外,两地制度上的差异,也让内地投资者难以适应,如内地有涨跌幅限制,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没有涨幅限制,内地投资者固然高兴,但没有跌幅限制,就让投资者感到恐惧了。还有香港市场上的老千股明显损害投资者利益,这也足以让内地投资者不寒而栗。

因此,随着深港通的开通,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的人数肯定会增加。但要改变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不活跃的局面,重要的还是上面的这些问题,有些能改正的需要改正,比如50万门槛应该降一降了。又如两地制度上的差异,能靠拢的尽可能靠拢一些。至于香港市场上的制度弊端,该废除的也应该要废除。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相信这将有助于改变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股市不涌跃的局面。

(作者简介:皮海洲,著名财经评论家,独立财经撰稿人,专栏作家,财经名博博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