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钢铁主业经营效益逐步好转,大部分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或同比减亏。
数据显示,1月-5月份,重点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87.36亿元,同比增长7.38倍;亏损面28.28%,同比下降13.13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0.83%。从分月情况看,3月实现扭亏为盈,盈利27.45亿元;4月实现利润83.83亿元;5月盈利85.22亿元。
近来,钢铁工厂出现复产现象。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5月,全国粗钢产量7050万吨,同比增长1.8%。而肩负钢铁去产能重任的河北、江苏、山东三个省份,1月-5月份粗钢产量也是不降反增,分别同比上涨了0.3%、2.19%和5.47%。
钢铁价格曾一度上升。数据显示,钢材价格在今年3、4月份出现过“小阳春”态势,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2月下旬的2100多元/吨,一度飙升至3200多元/吨。包括钢铁在内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达到558.6亿元,同比增长74.8%。
然而,据钢铁市场专家马中普介绍,尽管去年以来高炉恢复生产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近1亿吨了,但短期利益驱使下的复产并不能换来真正“复兴”。
5月初,随着复产浪潮袭来,钢材价格指数又遭遇急速下滑,从逼近3200元/吨的价格跌至6月初的2500多元/吨,这种态势延续至今。
马中普称,一些钢铁企业受到“小阳春”时期的利益驱使,在价格复苏之初便着手抓紧筹备复产,然而,由于前期准备需要花费1-2个月的时间,造成滞后效应,甫一复产便遭遇“当头棒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