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盛第二财季收入下降 公布成本削减计划细节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6-07-20 16:49: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外媒20日报道,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公布了新成本削减计划细节,该行目前正在努力应对收入下降以及客户活动相对低迷的情况。

尽管净利润和收入都轻松超过预期,但高盛旗舰交易业务的复苏程度不及在过去一周公布财报的竞争对手。

总部位于纽约的高盛第二财季净利润攀升至18.2亿美元,合每股收益3.72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0.5亿美元,合每股收益1.98美元。上年同期的利润受到了14.5亿美元法律费用拖累。这笔费用涉及高盛与美国司法部最终就抵押贷款相关诉讼达成的和解。

高盛第二财季收入同比下降13%,从90.7亿美元降至79.3亿美元。接受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调查的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该公司每股收益3美元,收入75.8亿美元。

像其他银行一样,高盛已通过削减成本来应对严峻的市场环境。高盛今年已经裁员约2,000人。周二,该公司公布了通过裁员每年节省约7亿美元成本计划的细节。裁员遣散费使2016年所节省成本减少了一半左右。

今年到目前为止,高盛薪酬开支下降28%,与收入下降的趋势一致。季度非薪酬开支也下降了40%,主要原因是法律费用减少。当季高盛的诉讼及监管准备金为1.26亿美元,同比下降91%。

高盛股价在周二后市交易中下跌1.4%,过去一周曾因竞争对手公布强劲季度业绩而上涨。自2016年初以来,高盛股价已累计下跌约10.8%,跌幅大于追踪大型商业银行的KBW纳斯达克银行指数7.9%的跌幅。

当季高盛大多数业务部门的收入低于上年同期。Evercore ISI分析师肖尔(Glenn Schorr)表示,低于预期的税率使每股收益增加了22美分。

但当季业绩相比之前一个财季有所改善,第一财季高盛创下了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上任以来同期收入的最低纪录。

高盛的交易部门是唯一一个报告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部门,该部门收入增加2%,至36.8亿美元。该增幅低于高盛的那些大型同行,过去一周,高盛同行报告交易部门增长幅度达到了两位数。

固定收益、外汇以及大宗商品交易收入较上年同期的16亿美元增加20%,至19.3亿美元,很大一个原因是汇兑因素有利以及对信用敏感的公司债等证券表现强劲。

不过,股票交易收入减少了12%,由上年同期的20亿美元降至17.5亿美元,主要因为亚洲市场疲弱。不包括与高盛负债价值相关的会计调整,该公司交易收入增加了8%。

高盛交易收入的增幅不及迄今已公布业绩的其他大型银行。例如,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Chase &Co., JPM)交易收入比2015年第二财季增加了25%;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 BAC)、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 C)交易收入分别增加了12%和15%。

上述对手银行与企业客户以及资金管理机构(例如共同基金)之间有更深的联系,而这些客户的交易一直比对冲基金所青睐的复杂交易来得更加稳定。对冲基金正是高盛的核心客户。

由于交易业务将继续面临挑战,高盛正开始提高对消费者的关注度。高盛首席财务长施瓦茨(Harvey Schwartz)周二表示,该公司期望今年秋天推出网上放贷平台,向个人借款者提供贷款。Schwartz说,高盛正在研究设立一个能够持久的业务,因此会花费一些时间。

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下降11%,至17.9亿美元,而很长时间以来,该业务一直是高盛的强项。作为华尔街顶尖的并购交易顾问行,高盛第二财季从投资银行业务获得的收入为7.94亿美元,比一年前的8.21亿美元减少了3%。但投行业务衡量未来收费情况的积压待办事项较上季以及较上年均下降,这是至少2014年年初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创纪录水平的并购热潮可能正在放缓。

债务承销是一个亮点,该业务收入增长20%,至7.24亿美元,高盛称,这是有史以来该业务表现第二好的财季,主要受负债水平较高的公司借债增多和资产支持证券交易影响。当季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和其他售股交易所收取的费用减少了55%,至2.69亿美元。

今年高盛的投资和贷款业务的形势依然不佳。当季该业务收入下降38%,至11亿美元,六个月收入为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该业务下滑时值股市触及纪录高点之际,显示出该业务与大市表现相背离,过去该业务对高盛利润的贡献曾经是很大的。

高盛的投资管理业务实现收入13.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6.5亿美元下滑18%。受到密切关注的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股东回报率第二财季为8.7%。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