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台数控机床高效运转,发出轰鸣的声响。机床显示屏上几个色块清晰地展现了车间里所有机床的运行状态:红色报警、绿色运行、黄色待机,只要哪台机床出现断刀,工作人员都可以提前预判。
这样的自动化车间在正在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广东东莞并不鲜见。可与其他自动化工厂不同的是,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用国产设备完成了一次“智能化革命”。
“过去我们参观的许多先进的自动化工厂乍一看很壮观,但仔细一问使用的大部分都是进口设备,软件也主要采购国外企业的产品。总想什么时候能看到一个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甚至智能化的车间或工厂,是用中国自己的装备武装起来的。这个梦想很大程度上在今天的劲胜已经实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参观完劲胜精密后说。
24日,劲胜精密执行总裁王建在东莞举行的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分享。基于“国产智能装备”“国产数控系统”以及“国产工业软件”的“三国”,新型自动化车间能够为公司解放80%以上的人力,提高20%的生产效率,降低20%的运营成本和30%的不良品率。
王建告诉记者,选择“国产”,一方面是因为国产的设备、软件、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公司产品加工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运用国外系统无法采集机器的基础数据,且存在企业商业机密被获取的安全隐患。
作为一家智能手机精密结构件供应商,劲胜精密与“世界工厂”东莞的许多制造业企业一样,遇到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客户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困难。2015年,由于主要客户三星的订单大幅下滑,劲胜精密一度亏损,而今年上半年企业业绩快报显示,归功于智能化装备的销售,劲胜精密已经转亏为盈。
劲胜精密装备制造“国产化”的经验,将在东莞市乃至全国进行推广。7月22日,东莞市政府印发《东莞市推广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工作方案》,要求以劲胜精密的智能制造示范线为原型,结合客户需求进行优化设计和建设,生产线配置要基本以国产化为主。
“在‘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中,对智能制造来说,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补短板。我国在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基础零部件、高端工业软件上还有相当大的落差,这就是我们的短板,必须尽快补上。如果不能尽快把这一短板补上,很可能会错失新一轮巨大市场需求拉动的难得机遇。”辛国斌说。
辛国斌表示,装备制造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可以联合起来,加快培育集成化、创新型的联合体,以智能制造项目为载体,通过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升能力,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提供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东莞市瑞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家达告诉记者,通过产学研结合,公司已经实现了100%的生产设备国产化。但“国产化”并不是“排外”,国内制造企业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再在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指出,劲胜精密初步实现了智能化的功能,但是要真正实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劲胜精密的自动化车间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如今我们在全国范围推进智能制造,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就是我们不能够也不可能大规模地用外国的机器替换中国的工人。同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发展世界一流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周济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