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市场风波暗流涌动。
昨日,央行在其官网公布了对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两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处罚公告,两家分别被罚1110.1万元和2653.7万元。
央行称,经核查,上述两家公司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变造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放并划转客户备付金、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现象。
据悉,央行此次调查系根据社会举报,央行于2016年3月至5月期间对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开展了银行卡收单业务检查。
银联商务曾被曝涉嫌违规
进入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监管全线收紧。支付业务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逃脱不了监管。
支付公司为二清机构(是区别于作为一清机构的银行和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二清机构未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游走于法外之地)开放通道是支付机构违规操作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其风险早已显现。
去年底到今年初短短半年的时间,央行已经注销了四家支付公司的业务牌照。据媒体4月底的报道,在央行全面检查支付风险进行业务大排查过程中,中国银联全资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或涉嫌违规为二清机构放通道等问题,将遭到央行处罚。
2016年4月21日,央行与、中央维稳办等十四部委,联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从具体安排来看,央行加大了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风险和跨机构清算业务整治工作。
事实上,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排查早已启动,本次也是直接并入到专项整治中去。此外,央行将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和监管,加大违规处罚。从这次央行罚款的力度来看,央行的确加大了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整顿。
近日,支付行业还有一件事引起广泛关注,即律师实名举报微信支付违规。
微信支付频频“踩线”
7月10日下午,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豫甲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微信支付未落实央行实名制新规。
王豫甲在向央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交的书面行政举报书中指出,微信支付五类违规行为,包括:未依法安排客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未依法对支付账户进行实名认证等。
针对此事,央行迅速作出回应称将进行调查核实。对此,腾讯方面今日向新浪科技记者回应:一切以央行的最终调查结果为准。
其实早在6月末,就有媒体曝出微信支付因接入大量“二清”机构而被央行要求整改。
新浪科技发现,这不是微信支付(背后的持牌公司为财付通)第一次被央行叫停“二清模式”。此前有媒体报道,2013年10月,财付通因与深圳市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涉及“二清模式”,而被央行叫停或责令整改。
事实上,微信支付此轮的触线与整改正处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重启或无望的敏感时期,自是引发大量关注。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迟迟未落地
根据非金融管理办法,支付牌照有效期为5年,首批27张牌照于今年5月2日到期。截至目前,续展结果仍未出来。
作为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等机构,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已推迟近3个月,均在等待最后的续展结果。
而有消息透露,央行此次决定下重手整治“二清”乱象,从严管理第三方支付的合规问题,而在规模性整改未完成前,可能不会续发新一轮牌照。
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正在摸底二清市场,思路是要全面取缔依附持牌机构而生存的二清机构,一般被投诉的机构会被勒令整改。
在首批牌照续展延期背后,十四部委联合整治支付机构就足以表明当前支付行业形势的严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