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前经济形势系列述评之三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炜伟 2016-07-27 15:38: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6.7%的增长,增速呈现换挡趋势。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表面上看是增速换挡,内核是动力的转换和接续。中国经济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动能转换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从需求结构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去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今年上半年,这一贡献率更是达到73.4%。特别是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持续扩张,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体育等消费产业加快发展。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上半年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4.1%,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向好,对稳增长、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产业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季度增长11.8%,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方面,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28.2%,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产品保持较快增长。

当下的中国经济如同一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一方面有传统产业和需求的“汽油”推动,另一方面有新经济的“新能源”驱动。双引擎、新动力正逐步形成,经济转型初见成效。

但如果仔细观察,这辆汽车的动力短板仍然存在。消费需求虽然蓬勃发展,但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供需错配仍然制约着有效需求的释放。新经济尽管在支撑发展、保障就业、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目前在规模上还难以与传统动能等量齐观。促进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制度环境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中国经济上升动力和下行压力交织,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动能迭代更替的经济规律,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

培育新动能,首先必须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正是为了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需求。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提升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培育新动能,要坚持培育产业新优势。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广泛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针对市场主体期盼,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

培育新动能,根本上要靠创新驱动。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要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可以期待,随着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假以时日,异军突起的新动能将撑起未来中国经济一片新天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