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培育新结构 强化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综述

来源:新华社 作者:安蓓 2016-08-03 16:02:4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去年底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今已半年有余。新华社记者近日赴各地调研发现,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已取得积极进展。

改革效应初步显现

近日,河钢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正式完成交割,这是河钢布局欧洲市场的重要一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将对该企业进行运营管理。与此同时,河钢唐钢公司的汽车板生产线项目进入投产阶段,正全力打开市场。

一面加快去落后产能,一面抓紧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生存容易,如同坐井观天,就守着那一块业务。经过这场风雨,眼界打开了,理念变化了,企业发展要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河钢唐钢副总经理张洪波说。

对中国经济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场必须打赢的攻坚之战。这不仅意味着挑战,更是机遇。

“目前看,去产能各项政策效应开始显现,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控制,钢铁煤炭行业走势稳中趋好。”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说。

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4%,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量同比下降8.4%。钢铁、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提升,货款回收有所好转,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相关政策相继出台,顶层设计逐渐清晰,一系列政策部署为改革推进带来阵阵春意。

营改增全面推出,今年将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首批五省区输配电价改革降价空间达55.6亿元;调整“五险一金”降低人工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去产能相关工作机制已经明确,2016年中央基础奖补资金已预拨到各地……

据不完全统计,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已有上海、天津、重庆、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地出台文件或专项实施方案。

走势分化中经历转型阵痛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新的经济结构正在培育,新动力加快成长。前五个月,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26.3%,居全国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新登记市场主体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长32.3%。

“这些变化未来对投资消费和商业机会的影响,现在还无法准确估量,但就如同蝴蝶翅膀,不断集聚产生效应。”安徽省发改委综合处钱颜文对记者说。

在一些结构较为单一、转型较慢的地区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中,矛盾的解决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在东部一家地方国有煤炭企业了解到,前几年行业黄金期企业不断“铺摊子”上项目,去年和今年贷款集中到期,每月光贷款利息要还1亿多。

按照部署,从今年起,这家企业未来3年每年将关闭一个矿,共涉及职工9000多人。“职工安置、贷款利息、各项欠款……企业生存和转型举步维艰。”企业有关负责人说。

“唐山去产能已到了伤筋动骨的阶段,但不经历阵痛不可能,必须抓住窗口期,把去产能真正落实。”唐山市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卞明江说。

一面去产能“做减法”,一面增加优质增量“做加法”。今年唐山市重点实施亿元以上战略支撑项目230项,计划完成投资1282亿元。

今年以来,去库存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分化显著。部分一线和二线城市楼市火爆,价格不断攀升,而不少三四线城市大量楼盘闲置,新建楼盘还在不断增多。

“分化是目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要更加注重分城施策,宏观调控要从政策主导向制度主导转变。”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以深化改革打赢攻坚之战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去产能和去杠杆问题互相交织;去库存呈现分化态势;降成本虽取得显著效果,但高成本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补短板积极推进的过程中,民间投资出现较严重下滑。面对复杂形势,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

按照前3年集中攻关的要求,钢煤去产能任务应在3年内大头落地。从目前进度看,2016年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以上。

“今年余下时间不到半年,按时完成全年任务,直接关系总体目标能不能顺利实现,今后工作安排要更加紧凑,措施要确保落实到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说。

“五大重点任务的推进最终要落在‘改革’二字上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要着力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简政放权、国企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为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释放改革红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强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各级政府既要积极有为,也要稳步推进、综合施策,确保宏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有序,确保群众利益得到保障。(参与采写:吴雨、张紫赟、李俊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