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煤“喜与忧”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已经过去的上半年,完成得并不理想,数据显示,钢煤去产能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目标的30%左右,还有70%的任务额,任务仍然艰巨。不过,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钢煤行业效益却有所上升,表现最为明显的则是价格的上升,今年以来,钢铁和煤炭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在价格上涨的推动下,钢铁和煤炭企业效益提升,如今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钢企利润出现超4倍的增长。效益提升是值得可喜之处,但是钢煤过剩仍然存在,经营仍然困难,不少企业由于过去的扩张导致债务沉重,企业债务违约情况时常出现。
导读
中钢协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4日在电话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依然面临债务问题、人员安置、兼并重组等多方面挑战。中钢协也指出,2016年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已经明确,下半年进入执行和核查阶段,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还面临着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两大难题,如何在困难时期妥善安置好职工,如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化解债务风险,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经历了市场寒冬,钢铁企业终于在8月迎来了一份令人稍感宽慰的“中考”成绩单。8月4日,中钢协通报,上半年纳入统计的99家大中型钢企会员实现营收1.29万亿,利润总额125.87亿元,同比大增4.27倍。
不过,2016年钢铁去产能仍任重道远,数据显示,上半年钢铁去产能完成1300万吨,完成今年目标的30%左右,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任务还有近70%。
钢企扭亏为盈
在东北特钢与债权人间的债务风波持续发酵之际,8月4日,新华社又连续刊登3篇调查文章聚焦关注钢铁行业去产能难题。
钢铁去产能,已成为管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窗口,虽然困难重重,但仍在砥砺前行。
8月4日,中钢协发布了上半年会员钢企运营情况,终于在长达一年多的亏损寒冬后,给钢铁行业送来了一份喜报。
据中钢协统计,今年上半年,受益于钢价回暖上涨,钢协 99家大中型会员钢企的经营状况普遍好转,“扭转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成绩来之不易。”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会员钢企实现营收1.29万亿元,同比下降11.93%;但利润总额达125.87亿元,同比增长4.27倍;亏损企业26家,亏损额136.9亿元,同比下降22.8%。
与之相对的是,就刚刚过去的去年,钢铁行业遭遇10年来最冷的寒冬,上述会员钢企全年亏损总额达到645.34亿元,亏损面高达50.5%。
从巨亏到盈利,背后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的钢铁网”资深钢铁行业分析师徐向春表示,钢企扭亏盈利背后有钢价上涨和去产能取得阶段效果、出口大增等三大主因。
首先,钢价的回暖上涨是最直接的因素。“去年螺纹钢价格最低曾跌至1600元低位,而今年3月和4月,受国内基建和地产开工需求回暖,钢材价格也持续上涨,最高曾达3000多元高位。”徐向春表示,4月行情最好的时候,有的钢企一吨钢材可以赚到超过1000块的利润,随后5月钢价小幅回落,部分钢企的平均利润也在300至500元之间,“多数钢企上半年能扭亏盈利,其实是在预料之中的。”
其次,去年部分亏损严重的钢企被迫停产,不少省份主动关停落后产能等,全国大约有数千万吨的产能退出市场,供需阶段性失衡,也带来了今年二季度钢市的需求回暖。
此外,在内外贸价差明显的情况下,钢企加大了出口力度,也为利润大增贡献不小。中钢协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亿吨,同比下降1.1%;全国出口钢材5712万吨,同比增加472万吨,增长9%;进口钢材646万吨,同比减少19万吨,下降2.8%;净出口折合粗钢5255万吨,同比增加507万吨,增长10.7%。
上述钢价上涨带来的企业扭亏盈利,在武钢集团和鞍钢集团两家钢铁央企身上都得到了印证。7月20日,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武钢上半年经营工作会议上表示,由于今年钢材价格上涨,武钢抓住行情回暖时机控制成本,上半年整体扭亏并实现利润7.03亿元。而去年,武钢股份曾以75亿巨亏成为国内A股市场的“亏损王”。
同样,鞍钢股份近日发布的公告也显示,其上半年预计实现盈利3亿元。作为央企鞍钢集团的上市平台,其2015年曾巨亏46亿元,创下其上市来的最大亏损纪录。
在去产能政策出台大半年之后,产能过剩最严重、经营情况日益恶劣的钢铁行业,在年中时刻,暂时走出了亏损的泥潭。连日上市钢企密集发布的业绩预告中,扭亏为盈也成为全行业共同的趋势。
但中钢协也指出,尽管会员钢企整体扭亏,但其销售利润率仅为0.97%,在工业行业中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的钢企间因区域、所有制形式、生产规模的不同,企业间经营效益差距很大”。
4500万吨仅完成30%,下半年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过度扩张,全国粗钢产能已高达12亿吨,去年实际粗钢产量8亿吨,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不到70%。
随着大宗商品寒冬席卷全球,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也陷入市场寒冬,国内不少钢铁企业出现亏损严重甚至债务压顶、资金链告急,濒临破产边缘。
在严峻的产能过剩形势下,今年2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要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按照计划,2016年内要完成45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
徐向春介绍,由于3、4月份的一波钢价上涨,原本被迫停产的部分产能纷纷复产,去产能的进程又出现了反复,“许多停产的钢厂在今年二季度受暴利诱惑纷纷点火复产,4月和6月的钢铁日产量创出2次历史新高!”
新华社在8月4日调查文章中也提到这一点:“今年6月份,我国粗钢产量达6947万吨,折合日均产量231.5万吨,超过4月份231.4万吨的历史峰值——一边是轰轰烈烈的去产能,一边是钢铁产量创新高,显示去产能在执行层面尚有症结待解。”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钢铁去产能的量达1300多万吨,仅占年度目标4500万吨的30%左右。
“2016年下半年,还有70%的去产能任务要落实执行,可以说任务十分艰巨。”徐向春表示,“能否执行到位,关键要看地方政府在稳增长和去产能之间如何平衡,以及环保、质量、能源等部门的监管能否落到实处。”
新华社文章还指出,除了钢价上涨钢厂复产外,各省上报的去产能目标与实际落地执行的情况也可能会存在偏差。“数据显示,河北省今年计划压减炼钢产能1422万吨;江苏今年计划压减粗钢产能390万吨;山东计划‘十三五’压减粗钢产能1500万吨,折合每年300万吨。仅这三个重点钢铁省份去产能的量加起来,今年去产能的任务就几乎完成了一半。”
今年,国务院为了妥善解决去产能过程中的富裕人员安置等问题,为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设立了1000亿元的专项奖补资金。“各地为了拿到补贴资金,可能会积极上报去产能的目标,”但最终,“是否落到实处,我们还是希望他们能用关停产能的详细清单来说话。”
中钢协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4日在电话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下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依然面临债务问题、人员安置、兼并重组等多方面挑战。中钢协也指出,2016年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已经明确,下半年进入执行和核查阶段,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还面临着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两大难题,如何在困难时期妥善安置好职工,如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化解债务风险,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下半年钢企的盈利能否持续,就要看4500万吨去产能任务的落实情况。如果落实到位,产能过剩的情况得到有效化解,钢价就有望趋于稳定,那么对钢铁企业的全行业盈利就能保持谨慎的乐观。”李新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