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内贸流通哪些“路障”亟待清除

来源:新华网 作者:于佳欣 2016-08-29 10:08: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今年8月份,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刚好满周年。去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多个内贸流通相关文件,并专门开会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流通改革重要性不言而喻。

流通包括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流通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内贸流通听起来宏观,涉及面也很广,具体来说,物流配送是,诚信建设也是;创新商业监管是,打破地区封锁也是。

长期以来,我国内贸流通业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流通基础设施不合理、衔接不紧密,造成流通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制约。

以农产品流通为例,以前的农产品从产地到零售终端有多个环节,从农田到餐桌的环节更多,相应的交易、场地、摊位、储藏、运输、损耗等费用大幅增加,有时竟能占到最终零售份额的70%。尤其一遇到极端天气,不仅菜价大幅上涨,还有不少蔬菜不是你想买就能买。

同时,随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快递包裹数量大幅增加,有的小区社区便利店、自动提货柜、驿站等流通设施跟不上,让百姓生活便利被卡在“最后100米”上。

内贸流通一直被人诟病的还有地区封锁问题,导致商品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比如,中部地区的煤炭拉到沿海港口,经过几个省就要换几次车,带来的交易成本让不少企业苦不堪言。有的地方甚至几年前明确发文,要求政府招待只能购买本地烟酒和其他产品,对外地的东西一概排斥。这种地区封锁带来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

由于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等建设滞后,我国物流成本高企,总费用占GDP比率在18%左右,比欧美发达国家高1倍。业内人士估计,全国货运汽车平均空驶率超过40%,是发达国家的3倍。到头来,这些成本最后要由消费者来埋单。

欺诈蒙骗被称为流通体系的“癌细胞”。在商务诚信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少企业做生意时要花大量精力和财力去调查对方的信用状况,消费者在选择商家和商品时,也往往陷入选择困难,甚至在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投诉无门。

针对这些问题,内贸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当然,目前还存在“执法交叉”“监管空白”并存的状况,希望通过改革的推进,能真正把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得住、管得好,让这条国民经济的“血脉”真正畅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