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金融市场,除了货币、股票等基础工具外,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金融衍生品。
不过,在监管思路整体维稳的背景下,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隐隐有搁浅的趋势。
以原油期货为例,2014年底便获得证监会的正式批复,但直至今日尚无确切上市计划。而已上市的衍生品又面临种种限制。持有国债数量最多的银行,仍未被允许参与国债期货;原本运行平稳的股指期货,又因去年市场大幅下跌,最终无奈自断手足。
新产品推出无望,老产品“五花大绑”,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几近陷入停滞。可是,市场对于衍生品的避险、配置需求却未有改变。尤其是今年,人民币汇率市场大幅波动,美元持续升值,但国内并没有外汇期货。无奈之下,部分投资者便只能采取换购美元的“土办法”。
要知道,从世界范围来看,外汇、股指和国债三大金融期货重要性高于商品期货,其成交额也远远超过商品期货。相较之下,目前国内的衍生品市场的“基础版拼图”都还未完成。
从股票市场的角度上看,经历了去年的大幅波动后,A股重新回到熊市阶段,市场对避险工具的需求相应提升。但期指成交量锐减,所带来的流动性枯竭问题,却增加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风险对冲的难度,于是纷纷撤出期指市场。
实际上,自期指上市以来,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机构占比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机构属性的因素,基金、券商等大型机构在期指上的交易也更多倾向于套保、套利交易,而非单纯的投机。
这两种交易模式,又分别对应了期指避险、价格发现的两项功能,这无疑有利于国内市场有效性的发挥。
虽然相比国外市场,国内期指投机氛围较为浓厚,尤其是去年牛市期间成交持仓比大幅上升,但对此可以通过修改规则的方式来抑制过度投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市场还存在一个显著特征,即市场流动资金充裕却找不到可供投资的标的。而通过发展衍生品市场,则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资产荒”的问题。数据显示,上半年涨得最好的8项资产中,有3项便是大宗商品,分别为原油、黄金和黑色系商品。所以笔者认为,不仅要尽快解除对现有金融衍生品的限制,还应进一步丰富衍生品市场种类,比如推出适合中小投资者的“迷你”期指合约等。
诚然,金融衍生品的天然属性,注定了其风险要高于基础金融工具,不过既然作为一项工具,关键还在于如何去运用。
此外,新型金融工具的推出,必然会伴随着不确定性,但对监管层而言,不能就此因噎废食,而应从产品设计,及提高监管能力等方面着手,来提升风控能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