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美联储还剩下哪些政策工具?它们又将如何影响黄金市场?

来源:智通财经网 作者:肖顺兰 2016-10-12 15:36: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上周,市场因担忧美联储会收紧货币政策,黄金期货价格一度大跌。那下面就来看看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箱中到底还有何种工具可以祭出,且每种工具对黄金又会带来何种影响。

虽然美国经济目前正在扩大,但不能排除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放缓的可能性。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在下一次危机中可能会“弹尽粮绝”。这是真的吗?不一定,整个问题有点复杂。我们将分析美联储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来袭时,可以用什么样的货币武器来刺激经济。智通财经梳理了以下美联储可用的工具:

降息

首先,最明显的是,美联储可能会放弃任何进一步提高利率的计划,甚至削减利率。然而,随着联邦资金利率仍接近于零,它不会显著缓解经济危机。美联储立场的变化,有助于提振金价上扬,上周市场因担忧美联储或收紧货币政策,黄金价格出现暴跌。

继续使用前瞻性指引

第二,美联储可以继续使用前瞻性指引,并令投资者相信短期利率将长期保持低位,以推动长期利率下降。虽然这可以起到一点作用,但市场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期已经很低。鸽派信号将刺激金价上扬,正如今年来由于美联储官员曾多次发表鸽派讲话,金价今年出现大幅反弹。

回归量化宽松

第三,美联储可能会回归量化宽松(QE),也许会以略扩大版形式出现。智通财经曾报道,在8月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耶伦曾表示,未来的决策者要探索“购买更大范围的资产”。目前,欧洲央行购买公司债券,日本央行购买股票。现在看来,美联储也有可能开放这种可能性,但投资者应该记住,美联储是不允许通过法律来作出这样的购买的。

此外,考虑到美联储已经购买的资产数量,及美国经济已经充斥着流动性的事实,下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将不如之前的管用。美联储前主席,也是美国QE之父伯南克最近指出,QE项目存在标准和沟通问题。

QE政策应难以重启,目前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货币政策存在分歧。这会缓解美元升值的压力,同时提振金价。当然,投资者不应该忘记第三轮QE对黄金的负面影响,因为它伴随着经济复苏,恢复了美联储的信心和美股牛市。然而,第四轮QE政策或是在更恶劣的经济环境中诞生,因此将利好黄金。

瞄准长期利率

第四,美联储可能开始瞄准长期利率,而不是通过影响短期利率来操作。例如,日本央行在9月通过了这样一项政策,承诺购买10年期的政府债券,这样的收益率将保持在零左右。美联储将密切监控日本实施该政策的效果,若切实可行,有朝一日也会复制,正如以前实行QE等非常规政策一样。

重要的是,这项政策不会是空前的。曾在1942至1951年期间,美联储购买了大量债券,促使政府债券收益率水平保持在2.5%的水平(相当于现在的5%)。在这样一个框架内,美联储决定了它随时准备购买有价证券的价格,但实际购买的数量取决于投资者的购买热情。因此,这样的政策可以降低利率,但存在一大风险,即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大大扩大。不用说,较低的长期利率将提振金价,当实际利率很低时,黄金通常会发光。

引入负利率

第五,美联储可能引入负利率政策(NIRP)。假设这将刺激经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负利率就像银行存款的税,但这种税并无太大刺激作用,因此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过度的负利率导致现金囤积。正是这个原因,一些激进的经济学家呼吁废除现金。幸运的是,这样极端的做法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出现的。

负利率的引进会降低实际利率,这将对黄金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对可能采取负利率政策的担忧,会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然而,耶伦似乎并不是负利率政策的粉丝。

综上所述,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时,美联储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也许还会推出更激进的措施,如直升机撒钱或从通胀目标出发。因此,如果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并不会“弹尽粮绝”,而是会有效地控制经济,那市场的不确定性就会减轻,对避险资产如黄金的需求也将减少。

然而,有迹象表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正达到极限。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拼命呼唤财政扩张,呼唤被视为准财政政策的直升机撒钱,呼唤摒弃当前以通胀目标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框架,甚至呼唤废除现在以现金为基础的支付系统。

当一项新政策占市场主导地位时,都表明至少在最初时央行陷入绝望。对央行政策信心的丧失,可能是黄金牛市的重要驱动力。事实上,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都提振了金价,如下图所示:

基于此,每一种非传统政策工具的实施,都可能给黄金带来正面影响,而目前的货币政策又面临着效用递减,所有其他可选的工具又更复杂更具争议性。

换言之,黄金可能是货币政策所能达到的极限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不幸的是经济,幸运的是黄金,中央银行家们感到压力,也会努力刺激经济。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量化宽松政策并不是美联储的最后工具。黄金投资者应要明白在美联储的工具箱中,还有许多可以运用的工具,也许现在还只是在讨论中,但要真正实施时,会来得比你想象得还要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