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0月13日电 题:贵州:中药材产业让山区群众有了“甜蜜事业”
新华社记者汪军
虽然距离天麻收获的季节还有一个月,但种植户田茂朝早已按捺不住了。因为等到采摘完毕,他就打算买入一辆小轿车,和现在手上的摩托车“各司其职”:轿车进城、摩托进山。
金秋时节的贵州省德江县高山镇鸟溪村,天空飘雨,夹杂冷凉。走进村民田茂朝的家,他穿着雨靴,准备进山照料天麻。“眼看今年10万元的‘天麻钱’就要到手了,每天必须进山检查,害怕野猪破坏。”他话语中毫不掩饰将迎丰收的激动和喜悦。
德江有着“中国天麻之乡”的称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天麻品质优良,市场走俏。经过40多年发展,天麻产业闻名遐迩。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大量科技投入,野生天麻驯化为家种。加上贵州坚持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势产业,德江天麻更是发展喜人。
德江县高山镇阡丰村村民冉启华和天麻已经打了40年交道。去年,他种了300平方米天麻,一年下来收入6万元。近年随着天麻基地、合作社逐步兴起,他每年又增加了两三万元“打工收入”。
在鸟溪村,茂盛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周边4个村发展,今年解决了100多村民就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田茂举介绍,目前正在建加工厂,今后打算延长产业链。过去,外出务工的人们一年到头能结余千把元钱。如今,德江依托天麻建起10家专业合作社,6家加工企业,当了几十年的“千元户”成了“万元户”。
近年来,通过项目扶持、园区带动,贵州中药材产业很好地发挥了脱贫效应。到2015年,中药材种植覆盖农户达到16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超65万人,带动100多万农民参与发展实现增收。
贵州安龙县因发展铁皮石斛而逐步成为贵州省中药材重点县。栖凤街道者贵村村民陈健是布依族,目前在一家基地上班。“不被风吹雨淋,没有肩挑背扛,每个月就能赚2000元钱。上有老下有小,家门口上班最合适了。”她说。
在安龙,两年前成立的大秦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依托大棚发展起了中药材。走进大棚,灵芝、白芨、三叶青等中药材尽收眼底。附近村民雷国会在这家公司上班。记者在大棚里见到她时,她正忙着浇水,“在自家地里干活,经常是一身太阳一身雨,现在在大棚里感觉轻松多了,每个月工资有1800元,离家也近。”她笑着说。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石漠化较为严重,不少地方岩石裸露,种植难发展。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山旮旯人生活一天一个样。过去,“满山石旮旯,缺水少泥巴;只见姑娘嫁出去,不见媳妇来安家”,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是黔西南义龙实验区德卧镇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德卧镇大水井村村民陈洪告诉记者,这首民谣如今正在被另一首民谣所取代:石旮旯种金银花,一家老小全靠它;又好看来又找钱,金银花变金娃娃。金银花是一种传统药材,陈洪今年发展了15亩,每亩产600斤,平均10斤晒成3斤半成品,半成品单价10元。
中药材产业让贵州部分山区群众有了“甜蜜事业”。贵州提出,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00万亩,年产量达到280万吨,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