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28日电题:借助资本活力 放大主流声音——从新华网上市看媒体加快融合发展
新华社记者王希、潘清
10月28日上午9时30分,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和上海市市长杨雄共同敲响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铜锣,这标志着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成功上市。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新华网等媒体“国家队”逐鹿资本市场意义何在?
20载成长,夯实发展基础
作为A股市场迎来的又一家新闻网站“国家队”,新华网今年步入了建网的第20个年头。
依托新华社国家通讯社的权威地位和世界性通讯社的全球信息网络,新华网在发展中锻造出权威的内容资源、广泛的用户基础、优质的客户资源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等独特优势,其新闻触角早已延伸到世界各地。
目前,新华网每天以中文、英文等10个语种和藏、维吾尔、蒙古三个少数民族语言,24小时不间断发布新闻信息。
在新的媒体时代潮流中,新华网瞄准建成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一流新闻网站和有强大实力的互联网文化企业两大目标,设立独立的研究机构,探索前沿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实现从多媒体向全媒体的加速转型。
例如,新华网率先成立了新闻无人机队,并已投入到突发事件报道中,传感器新闻、机器人新闻等已在实验室阶段取得初步成果;合作建立基于传感器和遥感技术的开放性用户体验实验室,与医药等行业的领军企业跨界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医疗健康服务等。
近三年来,新华网Alexa国际排名屡创新高。截至今年9月30日,新华网在全球所有网站中的综合排名持续稳定在前100位,全面超越西方主流媒体所办网站。
伴随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的网络广告收入下滑,国内新闻网站行业整体经营压力加大。新华网超前布局取得成效,在网络广告基础上,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及技术服务、移动互联网等综合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节节攀升。
数据显示,新华网2013至2015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5亿元、6.33亿元、9.97亿元,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5.32亿元。
6年蝶变,化“后发”为“厚发”
行业前景与企业潜力,是新华网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两大原因。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的首批试点单位,新华网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花了六年时间。在这期间,国内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经国家统计局核算,去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未扣除价格因素),快于同期经济增速,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好政策不断,发展尤为突出。2014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中央主要媒体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切实推动媒体融合在重点工作、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上顺利布局。
在传媒加速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上市成为融资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江苏有线、读者传媒等一批企业相继上市,文化传媒产业成为资本市场上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
就企业自身而言,从2014年开始,新华网就开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拓展业务范围,到2015年末非流动资产较2014年末大幅增长了157.73%。同期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长,较上期增幅达到了436.75%。
业内认为,从传统的新闻网站“无缝”对接多项产业,显示了新华网向一家真正的互联网文化企业蜕变的雄心,而其融合发展带来的媒体创新能力、用户精准分发能力、产业放大能力、增值服务能力等,均有望给资本市场带来可观的回报。
资本与媒体“牵手”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登陆A股市场对新华网具有重要意义,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田舒斌说。
他表示,新华网上市是新华社以及新华网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重要战略举措。
上市后新华网面临第三次创业周期。据了解,新华网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全媒体信息应用服务云平台,移动互联网集成、加工、分发及运营系统业务,政务类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新媒体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在线教育等领域。
考虑到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上述资金投向既聚焦主业、又适度多元,有利于巩固新华网在国内国际传播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益,加速构建多元化的网络经营业态。
业内认为,对新华网的控股股东新华社而言,此次对接资本市场同样意义重大。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互联网正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媒体变革,形成既彰显主流媒体品格力量,又符合新兴媒体特点规律的传播新格局势在必行。
成功上市倒逼新华网公司化、规范化、市场化进程,通过推进科技、资本、人才与传媒的深度融合,使传播力、影响力更大。借助资本的活力,拥有85年历史的新华社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的进程有望提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