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0月28日讯
证监会28日发布消息,为加强期货公司监管,促进期货公司稳健经营,证监会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提升为部门规章。同时,制定了《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报表编制与报送指引》,作为实施该规章的配套文件。现就以上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07年4月,证监会出台了《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证监发〔2007〕55号),初步建立期货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2013年2月,针对期货业由单一业态向多元业态转变的情况,证监会对该制度进行修订,进一步强化了公司资本与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机联系。但近年来,期货市场与期货行业发展较快,现行净资本监管制度逐渐呈现出一些不适应的状况。一是部分期货公司建立起期货及衍生品综合服务体系,但现行制度对期货公司风险覆盖不够全面,部分关键监管环节把控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需要。二是期货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放开后,期货资管产品种类增多,风险特征各异,现行风险计算方式不能准确反映期货资管业务风险状况。三是部分监管指标标准与当前市场容量及行业实际承担的风险不相匹配,不能充分满足现阶段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需要。
此次主要是针对上述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相关规定进行修订,从而更好的引导期货公司稳健经营,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提高最低净资本要求至3000万元,加强结算风险防范;二是按流动性、可回收性及风险度大小进一步细化资产调整比例,提高净资本计算的科学性;三是调整资产管理业务风险资本准备计提范围与计提标准,提升风险覆盖全面性;四是鼓励期货公司多渠道补充资本,允许期货公司将次级债按规定的比例计入净资本;五是进一步强化对期货公司的监管要求,加大监管力度。
欢迎社会各界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提出宝贵意见,证监会将根据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认真研究各方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上述文件。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期货公司监督管理,促进期货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稳健发展,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计算风险监管指标。
第三条 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结合期货市场与期货行业发展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第四条 期货公司应当建立与风险监管指标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和资本补充机制,确保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持续符合标准。
第五条 期货公司应当及时根据监管要求、市场变化及业务发展情况对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进行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潜在风险超过期货公司承受能力的,期货公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充资本或控制业务规模,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第六条 期货公司应当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期货公司年度风险监管报表进行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应当勤勉尽责,对出具报告所依据的文件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对出具审计报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期货公司编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风险监管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
第八条 期货公司应当持续符合以下风险监管指标标准:
(一)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二)净资本与公司风险资本准备的比例不得低于100%;
(三)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20%;
(四)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100%;
(五)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不得高于150%;
(六)规定的最低限额结算准备金要求。
第九条 中国证监会对风险监管指标设置预警标准。规定“不得低于”一定标准的风险监管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120%,规定“不得高于”一定标准的风险监管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80%。
最低限额结算准备金不设预警标准。
第十条 期货公司净资本是在净资产基础上,按照变现能力对资产负债项目及其他项目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的综合性风险监管指标。
净资本的计算公式为:净资本=净资产-资产调整值+负债调整值-/+其他调整项。
第十一条 期货公司风险资本准备是指期货公司在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所需要的资本。
第十二条 最低限额结算准备金是指期货公司按照交易所及登记结算机构的有关要求以自有资金缴存用于履约担保的最低金额。
第十三条 期货公司计算净资本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预计负债。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要求期货公司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充足性和合理性、预计负债确认的完整性进行专项说明,并要求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意见。有证据表明期货公司未能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未能准确确认预计负债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期货公司相应核减净资本金额。
第十四条 期货公司存在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但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应当作为或有负债,在计算
净资本时按照一定比例扣减,并在风险监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十五条 期货公司借入或发行次级债的,应当在次级债借入或发行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期货公司应当在次级债到期偿还或兑付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期货公司可自次级债到账之日起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比例计入净资本。次级债计入净资本的数额不得超过净资本(不含次级债累计计入净资本的数额)的50%。
第十六条 期货公司将次级债展期的,可按展期后的规定比例计入净资本。期货公司提前偿还或兑付次级债的,应当确保偿还后各项风险监管指标符合规定标准且未触及预警标准。
期货公司次级债附带选择权条款的,或存在提前偿还并在一年内重新借入新的次级债等可能影响次级债剩余存续期限情形的,期货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审慎评估并合理确定次级债计入净资本的比例。
第十七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为期货公司开展某项业务存在未预期风险特征的,可以根据该项业务潜在风险状况确定所需资本规模,并要求期货公司补充计提风险资本准备。
第三章 编制和披露
第十八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方式编制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及行业发展情况调整风险监管报表的编制及报送要求。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要求期货公司不定期编制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或要求期货公司在一段时期内提高风险监管报表的报送频率。
第十九条 期货公司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应当在风险监管报表上签字确认,并应当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上述人员对风险监管报表内容持有异议的,应当书面说明意见和理由,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二十条 期货公司应当保留书面月度及年度风险监管报表,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等责任人员应当在书面报表上签字,并加盖公司印章。风险监管报表的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5年。
第二十一条 期货公司应当每半年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各项风险监管指标的具体情况,该书面报告应当经期货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该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应当向公司全体股东提交或进行信息披露。
第二十二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达到预警标准的,期货公司应当于2个工作日内向公司全体董事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对公司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期限,书面报告应当同时抄送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期货公司除履行上述程序外,还应当及时向全体股东报告或进行信息披露。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要求期货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风险监管报表进行专项审计。
第二十四条 期货公司的风险监管报表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期货公司应当自审计意见出具的5个工作日内就涉及事项对风险监管指标的影响进行专项说明,并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进行书面报告。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视情况要求期货公司限期改正并重新编制风险监管报表;期货公司未限期改正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认定其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
期货公司的风险监管报表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认定其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
第二十五条 期货公司未按期报送风险监管报表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期货公司限期报送,并要求公司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期货公司未在限期内报送的,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向公司出具警示函,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并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期货公司违反企业会计准则或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可以认定其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
第二十六条 期货公司报送的风险监管报表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实际风险监管指标与报送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公司风险状况判断的,按照以下情形区别处理:
(一)真实风险监管指标与报送指标相差20%以内(含)且未触及预警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公司限期改正并重新报送风险监管报表,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谈话提醒;
(二)真实风险监管指标与报送指标相差超过20%,或报送指标未触及预警标准而真实指标触及预警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公司立即报送更正的风险监管报表,向公司出具警示函,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责令公司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真实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公司立即报送更正的风险监管报表,责令公司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九条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十七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达到预警标准的,进入风险预警期。风险预警期内,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视情况对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公司制定风险监管指标改善方案并定期对监管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书面报告;
(二)要求公司进行重大业务决策时,应当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送临时报告,说明有关业务对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的影响;
(三)要求公司增加内部合规检查的频率,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
期货公司未能有效履行相关要求的,派出机构可以视情况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
第二十八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优于预警标准并连续保持3个月的,风险预警期结束。
第二十九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在知晓相关情况后2个工作日内对公司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和原因进行核实,视情况对期货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采取谈话、提示、记入信用记录等监管措施,并责令期货公司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整改期内,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视情况要求期货公司不得新增业务规模,并每日报告自有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十条 经过整改,风险监管指标符合规定标准的,期货公司应当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进行验收。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自验收合格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解除对期货公司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三十一条 期货公司逾期未改正或者经过整改风险监管指标仍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依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采取监管措施。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风险监管报表,期货公司编制的反映各项风险监管指标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的报表。
(二)资产、流动资产,是指期货公司的自身资产,不含客户保证金。
(三)负债、流动负债,是指期货公司的对外负债,不含客户权益。
(四)重大业务,是指可能导致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发生10%以上变化的业务。
(五)次级债,是指期货公司向股东或机构投资者定向借入的清偿顺序在普通债之后的次级债务,以及期货公司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清偿顺序在普通债之后的有价证券。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关于修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1320132013201312号)、《关于期货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规定》(证监会公告201320132013201313号)同时废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