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0月31日电(记者江毅、李华梁)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超过50%,专利申请数同比增长52%以上,市场主体新增50%……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年多以来,西部经济“领头羊”四川在保持稳中趋好的同时,发展动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015年,国家选择全国8个重点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批破除体制机制的改革成果正在形成。10月30日至31日,首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峰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全国8个全创区共聚一堂,交流改革经验。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全创区,四川以全面创新勇闯改革“深水区”的探索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在告别高速增长周期后,如何应对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挑战?科技成果转化难、中小企业融资难、军民融合推广难,多年来横亘在发展路上的一块块巨石如何搬开?审批多、负担重的企业包袱如何甩掉?答案唯有改革。
如果说区位与资源优势是一种“天赋的”自然禀赋,那么突破常规,激发发展的内在动力,则考验着执政者的勇气和智慧。将全面创新改革确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号工程”的四川,打破了一事、一地的思维局限,将改革的目光放眼四川全域,直面阻碍发展的深水巨石。
四川一举推出综合改革、军民融合发展、技术攻关等9张改革清单,全省上下“挂图作战”,对比推动40多项重点改革,为创新创业全面松绑。
以科技成果转化难这块“硬骨头”为例,四川主动触碰产权这一过去的改革“禁区”,在全国率先推出职务科技发明成果产权混合所有制,高校与职务发明人可按“三七开”的比例共同申请专利。
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被全面激发,仅在西南交通大学,半年多内就有120多项职务发明专利完成了分割确权,7家高科技创业公司成立,超过了过去数年的总和。
“在全球智能制造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这样的改革来得太及时了。”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林建辉兴奋地说,“有了明确的产权激励,一线科技工作者更有动力把实验室里的好东西转化为产业,不用像过去那样顾虑重重。”
在向创新创业者放权的同时,四川更主动向政府手里的权力开刀,砍掉6成以上省级行政许可;今年截至目前企业减少的税费、成本负担超过55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呈井喷之势。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全面创新改革的成果正在四川大地各处开花:全国首个军民融合保险支公司落地,全国首只军民融合转化基金成立,在全国率先推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标准,企业专利证书质押贷款让知识产权变为“知识资本”……
作为西部唯一的全创试验区,四川不仅承担着改革探索的重任,更肩负拓宽中国经济回旋空间的使命。下一步,四川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力争在国家授权的改革举措上取得重点突破,在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