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券商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 国际化应首重亚太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梁雪 2016-11-17 09:02: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券商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 国际化应首重亚太市场)

都说香港是弹丸之地,这里却汇集了492家大小投行,而仅仅中资背景投行就有52家,这是个各色投行一决高下的大圈子。这个圈子里,开疆拓土已久的老牌中资券商往往更吸引同行与内地投资人的关注。

1993年初便扎根香港的国泰君安国际,尝得了来港中资券商的“头啖汤”。国泰君安国际在港相当于白手起家,“草根”起步,从3198万港币注册资本金,现已成长为一家总市值超过220亿港元、总资产规模逾450亿港元的中资在港券商,其间未曾收购任何香港本土券商。

有着24年证券行业执业经验、执掌国泰君安国际16余年的阎峰,在与记者的一问一答之间娓娓道来。他对风险管理,以及国泰君安国际的展业未来空间的诸多愿景,在耐心与平易的回答中,渐次铺开。

阎峰是国泰君安国际的元老,他有着另一个头衔——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永远名誉会长。2013年7月,阎峰被香港政府授予“太平绅士”头衔。

“风险管理”是阎峰经营理念中的重头戏。在他看来,证券行业一定是要先做强再做大,如果风险管理能力不强,券商越做大,风险就越大。他说:“风险管理决定公司的价值,风控真正的目的在于产生风险边际价值。而证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风险的能力,给一家上市券商的估值和价格,实则是对该券商管理风险能力的评估。”

净资本回报领先

阎峰于1993年加入君安证券(国泰君安前身)。2000年,阎峰被派驻香港,负责整体业务管理事务,同年国泰君安国际开展证券网上交易业务。2010年,国泰君安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于香港上市的中资券商。

阎峰为之付诸心力16余年的国泰君安国际,被母公司国泰君安定位为“国际化旗舰公司”。数据显示,自2010年香港主板上市后,国泰君安国际5年间的税后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32%,在业内遥遥领先。

长期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阎峰引以为傲的指标。“作为首批来港中资券商,国泰君安国际并不例外,主要开展传统业务,即所谓的持牌业务。非持牌业务方面做得较少,是公司辅助业务。整体而言,国泰君安国际规模不是很大,但有个明显特点,我们长期稳定的ROE在全行业里拔得头筹。”

“我们并不想成为高盛、美林,就想成为国泰君安国际。”阎峰说,“高盛、美林是美国环境下的产物,国泰君安国际是中国环境下的产物,我们的客户在国内,我们就要做中国环境下的最优质投行,需要我们在做好公司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了解客户需求,贴心为客户服务,同时向客户强调风险,这些均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高企的基础所在。”

近年来,国泰君安国际总资产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6月底,国泰君安国际的总资产规模为451亿港元。而与全球证券公司相比,该券商的杠杆率依然较低,截至6月底,杠杆率为2.90倍、债务资本比率1.05倍。此外,多年来国泰君安国际的净资产收益率均为双位数,2015年净资产收益率达13.8%。

风险管理是核心

“在证券行业20余年,我始终坚持一个核心观点:做好风险管理。”阎峰说,“投资者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关键看该公司的风险有多大。监管机构、投资者等都是看你风险控制的能力。我认为,风险管理决定一个公司的价值、成本,以及盈利。”

今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即便受到市况波动及2015年同期异常高的比较基数影响,2016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国际的收入仍达12.11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的12.16亿港元基本持平。

此外,继今年8月份取得标准普尔“BBB/A-2”评级后,9月份,国泰君安国际获穆迪首次授予“Baa2”长期及“Prime-2”短期发行人评级。该评级反映出国泰君安国际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和协助内地个人进行境外证券交易这一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令阎峰津津乐道的另有一事:今年10月份,国泰君安国际被《亚洲风险》(Asia Risk)评选为“2016亚洲风险管理大奖”之“年度最佳券商”。这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大奖之一,也是首次有券商获得这一奖项。

国泰君安国际引进了有20余年从业经历的风控人员。不少券商的风控和业务部门对立和抵触,已是公开秘密,而国泰君安国际的风控部门,着力点在于根据自家建立的风控模型,帮助业务部门识别,测算,降低风险,并测算风险成本及收益。

做任何生意都有风险成本,在阎峰看来,“业务人员考虑业务本身,风控部门考虑风控指标,风控指导业务人员避开风险,解决指数风险。风控之于业务,不是生硬地去阻拦业务不可以做,而是考虑哪些业务如何符合法规地推进。”

对于券商,风控和业务需要统一,风控能降低成本,亦能创造价值。

阎峰称:“风险管理是有价值的,风险管理做得好,可以得到投资者和银行的肯定,国泰君安国际的资产负债端成本就低。资金成本低,传递给客户享受的优惠就多。风险管理做得好,可交易的对手就放心,客户就会多元化。这样我们就会有优势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和公司创造价值。”

深港通将利好香港

业内一直有种声音,深港通后,香港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的地位将被削弱,甚至有人称,互联互通后的香港将“沦落”为中国第三大交易所。阎峰对此有着独到见解。

阎峰预测,深港通预期开通后,加之沪港通,深交所、上交所和港交所,将形成三大交易所联通之势。联通后的结果就是,每个交易所的深度都将进一步提高。而投资者能在市场买到的投资产品更加丰富,投资者数量增多,市场自然壮大,香港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自然随之提高。

谈及深港通的影响,阎峰观点鲜明:“深港通和沪港通开通的背景不同。沪港通开通时,A股价格相对比较便宜,通的是大股票;深港通通的是小股票,小股票目前是A股较港股贵。所以,深港通下,内地投资者买港股,是有买‘便宜’的动机,这比沪港通相对强烈得多。”

此外,A股创业板、中小板估值很高,香港很低,深港通开通后将导致香港好的中小型股票股价提升,进而提升香港中小型股票的IPO和配售业务,将对在港券商投行业务产生助益,间接又会带动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

在资产荒及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内地高净值客户配置美元资产的诉求非常强烈。阎峰提醒,在香港上市的美元资产有两类,其中一类是假美元资产,需要提防。例如,中国境内一企业在港上市,是按照港币标价,但是资产却在境内。所以,此类美元资产照样会贬值,只是标价是港币。

“投资者配置美元资产,首先需要注意区别真假美元资产。”阎峰表示。

国际化应首重亚太

阎峰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到欧美,目前实则很难赚钱,需要时间。眼前在亚太地区发展金融,才是王道。国泰君安国际目前已在新加坡设点。阎峰的思路是,优先在东南亚设点,香港资本市场未来的资源,亦在东南亚。

阎峰称,香港证券行业的真正机会,在于把东南亚好的企业,吸引进来。因为,目前香港已经把中国境内的市场开发充分:香港市场50%的上市企业是国内的,60%的市值是国内的,70%的交易量亦是国内的。

近年来,不少中资券商通过收购海外公司,实现国际化路线。阎峰对此的看法是:“金融服务是以人为主的业务,它不是依靠厂房和机器。如果收购来的公司和母体的观念、文化、‘大脑’不同,是很难实现盈利的,这也是海外收购的金融服务公司难以盈利的核心原因。”

阎峰称,收购的目的是什么?无外乎是收购人才、品牌、资格,如果收购完毕,这些与人有关的因素需要换新,还倒不如一开始便白手起家。收购必须形成协同效应,才有价值。

阎峰称,收购要买有渠道的、轻资产的、有客户的、有产品来源的、能将客户与公司链接结合起来的公司。好似做服装,量体裁衣,才合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