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PO发审提速B面:监管强化核查趋严)
IPO常态化
进入11月,IPO核准发行的速度明显加快。11月以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证监会下发了三批新股发行批文,累计新股数量达到38只,接近4-6月连续三个月的总和。若这一发行节奏得以保持,IPO“堰塞湖”这一顽固局面将有所改善。为新股发行加速营造更加健康的市场环境,与之相伴随的是更加严格的IPO核查工作,监管层也多次表态将加强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的监管,让股市发挥正面作用——“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杜绝脱实向虚,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创业领域。”
新股发行节奏的变化,一直是市场管窥IPO审核等政策的重要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进入11月以来,IPO的发审节奏进入了明显的提速期,截至11月22日,当月获批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已双双创出年内新高。
不过新股供应的提速并未挫伤市场对次新股的热捧,11月21日-22日两天,WIND次新股概念板块仍然冲击两市概念板块的首位。
而对于当前IPO发审节奏的提速,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监管层或正在根据市场情况适时纾解IPO排队企业所形成的堰塞湖效应;另一方面也是在试图向常规的IPO发审节奏回归,提高发审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处获悉,虽然当下的IPO的发审节奏有所加快,但在具体的审核、核查等事项中,监管层仍然在坚持从严监管原则,并组织部署派出机构等力量持续对IPO企业加强核查;因此发审节奏的提速,也并不会对拟IPO企业的审查效果带来实质性改变。
而也有投行人士预测,年底前的一段时间内,IPO发审或将同步维持“提速发审、从严核查”的状态。
新股发行提速解码
新股发行节奏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继今年8月份新股发行家数、融资额分别超过20家和200亿后,11月份的IPO数据再一次创下年内新高。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当月获批发行的新股家数已不少于36家,且募集资金规模超过了340亿元,接近今年前六个月的IPO募资规模总和。若以半年度周期考量,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IPO在今年下半年呈现出了较上半年更为明显的发行提速,自今年7月份以来,已有145家企业获批发行新股,总募集规模超过1000亿元,几乎较上半年增长一倍以上。
“11月以来新股的发行量已经进入每周一批的节奏,这个速度有些回到了2015年牛市的阶段。”北京一家大型券商高级策略分析师表示,“一方面应该是监管层对目前的市场有信心,另一方面本身IPO的排队堰塞湖也有加快纾解的需求。”
事实上,排队企业的堰塞湖的确是困扰当前IPO窗口的一个待解难题。证监会披露的排队情况统计,截至7月17日,在IPO发审窗口的排队企业仍然多达725家,其中上交所、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的申报家数分别为335家、134家和256家。
上海地区一位投行人士认为,按照目前的新股发行节奏,消化存量IPO项目仍然需要至少两年时间。
“就算不考虑新申报的企业情况,目前排队企业的数量就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来进行消化,如果二级市场的趋好,则可能为发审的提速进一步创造条件。”灯卓投资董事姚剑锋也指出,“但这还是在市场状况相对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市场出现一些极端变化,不排除IPO的节奏可能遭遇一些窗口性的调整。”
亦有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透露,当前IPO的提速,也有加快提升股票市场融资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考虑所在。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IPO的提速也是在市场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尽快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进而促进资金脱虚向实,加大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 上述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的发审提速也对包括次新股在内的二级市场价格产生了阶段性波动——11月11日至16日的一周内, WIND次新股指数在5个交易日中累计4天以阴线收跌,5天累计跌幅达6.42%。
不过,发审的提速仍然难敌市场对次新股的热捧。在11月16日仍有7家拟IPO公司获得发行批文的情况下,最近两日的次新股却反向上演了反弹行情。
11月21日,次新股指数出现了不低于2%的反弹;次日,在WIND概念板块排名中,次新股指数涨幅超过页岩气、在线教育等概念指数,再度位列所有概念指数第一名,涨幅达2.58%。21日、22日两天反弹涨幅已累计达5.88%。
“主要还是看新股的提速是阶段性的还是常态化的,如果只是阶段性的话,新股和次新股的供不应求局面并不会得到根本扭转。”前述策略分析师表示。
从严审核趋势未变
虽然次新股已连续两日反弹,但新股发行节奏所呈现出的提速趋势,仍然让市场对当前IPO监管政策的风向愈发敏感。
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透露,当前IPO加快审核节奏并不意味着会对拟IPO企业财务质量、信披合规等问题审查的放松;与之相反的是,监管层仍在着手进一步强化对IPO环节的监管。
“发审提速更多是审核流程上的事情,从严核查的整体趋势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可以说反而越快的审核节奏,往往需要配套更加严格的发行核查力度。”前述投行人士表示,“比如此次的IPO核查工作,就覆盖了上一次(2013年)许多没有覆盖的公司和细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当前最新的一轮IPO核查中,除在审排队企业被列为待查对象外,一些并购重组、主动撤回甚至上会被否的项目也将进入核查范围;而针对IPO环节的核查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监管流程。
“IPO的从严监管体现在财务合规核查等多个方面,不但核查的要素出现了增加,核查企业的范围也从拟IPO公司扩展至曾提交IPO申报的所有公司。”前述投行人士称,“这也体现出管理层从‘结果监管’向‘过程监管’的转型。”
在该人士看来,当下发审节奏的提速和IPO监管的持续强化或将在一段时间内同步存在,且并不矛盾。
“发审的提速和IPO的监管强化很可能是并行存在的,二者分别体现了市场的效率与公平,但本质上并不矛盾。”前述投行人士称,“前者是强调加快发行审核效率,纾解堰塞湖,后者则是强化了资本市场的监管执法能力,并对违规违法活动进行震慑和规范。”
除了业内反馈,近期来自监管高层的表态,也是对IPO从严监管的明确。
11月2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第九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暨中国中部(湖北)创业投资大会上公开表示,要强化IPO在内的一级市场环节的资本运作监管。
“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服务创新创业的效率。加强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的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杜绝脱实向虚,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创业领域。”姜洋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