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上海总部官员:三类支付安全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季家友在2016年第二届上海支付清算发展论坛上指出,当前有三类社会影响恶劣,危及金融安全与稳定的支付安全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是票据、银行卡等传统支付工具应用层面,涉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以及银行自身资金安全的风险。“2015年以来,连续发生在银行体系的票据大案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警示我们即使在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业务合规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具有较强优势的银行体系,支付安全问题仍不容小视。”
二是在支付业务经营资质层面,无证机构经营支付业务所带来的脱离监管的风险。季家友称,上海市的无证经营支付问题屡禁不止,这其中有无证机构自身隐匿经营的原因,也有商业银行与获牌支付机构受利益驱动,从而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处理和资金结算通道的原因。
“无证经营业付业务的机构由于在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上并不符合支付安全要求,脱离监管,既会扰乱市场秩序,也易损害客户利益。对此,我们需要认清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对支付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他指出。
三是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层面,由交易对手恶意违法犯罪行为或支付服务提供商违规行为而带来的金融消费者资金安全风险。尤其是当前,因客户金融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实施精准诈骗案件频发,给支付体系前中后台的风险防控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构建全面的线上、线下支付安全防护体系,防止受害者资金转移和赃款变现,最大程度保护受害人以及潜在受害人的利益同样非常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季家友还指出,针对支付安全与创新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做到既因题施策又综合权衡。一方面将更加注重合规性监管。短期内,央行上海总部将在十四部门关于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的大背景下,做好非银行支付机构的风险整治以及无证经营支付业务风险的整治工作。在中期内,需要对上海市各类市场乱象和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处罚力度,强化责任追究,提高违法成本,确保金融消费者使用支付服务的过程安全、结果安全以及账户资金安全。另一方面也将注重适应性监管。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合理把握监管力度和节奏,为本地的支付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把握好上述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均衡性监管,以顾及安全与创新中存在的统一关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