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政协委员凌建春看来,2016年热点城市房价的大幅上涨,与其说是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不如说是一种金融现象。所谓热点城市住房市场的供不应求,并非针对自住性需求而言。因为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人口流入、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就业机会等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房价却大幅上涨,这更加凸显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金融特征。
因此,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已召开的地方“两会”中,一些前期房价涨幅明显的热点城市,均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列为2017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北京提出,应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市情、适合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河北提出,通过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把去库存与促进人口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支持城镇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把控好新增房地产土地供应,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专家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17年房地产市场分城施策仍会加码,尤其会强调对大城市的供地节奏把握,这是补库存的导向,同时也是稳定价格、解决住房需求中较为关键的保障。
另外,业内看来,当前在市场出现分化的基础上,调控政策也开始出现明显分化,即政策“托底盖帽”开始出现,这种情况下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包括部分一、二线城市及辐射区都出台了约束性政策,这些约束性政策包括部分城市的信贷收紧。预计未来房地产调控将不仅仅是分城施策,更多的还将升级到一城一策、一城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