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量资金到期 低迷成交难改)
近段时间央行变相加息行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并引发市场诸多的争论,央行究竟为谁加息?背后有何深意?
继去年上调MLF利率十个基点以后,新年伊始央行再度上调逆回购资金利率,据金融界,1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876.75亿元,其中隔夜82.65亿元、七天455.60亿元、1个月338.50亿元,利率分别为2.75%、3.25%、3.6%。自2017年2月3日起,人民银行调整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调整后隔夜、七天、1个月利率分别为3.1%、3.35%和3.7%。
我们可以发现,央行上调SLO利率不是同等级别的,而是有误差的,隔夜利率上调幅度最大,是其他档次期限利率的三倍,高达30个基点,这其中有何奥妙吗?
央行上调的不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是MLF和SLO资金利率,虽然同样的是显示央行收紧货币,但与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有着天壤之别,这两种资金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与机构和银行关系极大,因为央行提高的是银行间资金池的资金利率。
据报道,12月12日,抛债回笼现金,这种饥渴达到了极点。当天国债期货出现暴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3盘中最多下跌1.05%,这是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对于固定收益债券来说,这种跌幅相当于股票上的三个跌停板。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3下跌0.48%,比股市一个跌停板还要惨得多。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3.1500%关口,续创2015年11月10日以来新高。可见交易员们拼命降低债券价格、提高债券收益率来吸引对手盘。这一天,债市全天交易比股市更加惨不忍睹。
可见债券市场流动性瞬间枯竭,债券跟股票市场相比是一个小众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有国家信用作为托底保证,竟然出现流动性枯竭乏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其背后暗藏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债券市场体量庞大,是机构资金进行无风险投资的重要场所,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市场最敏感的神经,是不是中国经济出了问题,是不是中国金融出了问题。
国债跌停引发市场巨大恐慌,也延伸到股市的暴跌,央行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注入了大约9000亿元流动性才让债券市场风波暂时平息下来,可见金融市场极度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