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银行分期涉嫌霸王条款:提前还款等手续费不退

来源:证券日报 2017-02-22 09:07: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消费分期业务作为近两年银行信用卡收入的主力,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往常动辄几千元的电子产品经过分期后只需要月付几百元就可以提前获得。

然而,银行消费分期业务的一些格式合同也被消费者诟病。例如,对于消费分期业务,许多银行规定,一旦分期业务办理成功,手续费必须足额支付,即便是全额提前还款,手续费也必须一分不少,而如果消费者发生退货行为,已支付手续费同样分文不退。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上述不退还分期手续费的做法在银行中较为普遍。而消费金融公司手续费的收取规则大多较为灵活,许多公司均表示提前还款不收取手续费。

提前还款手续费不免

在此前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如超限费这样的收费项目已经被明令取消,发卡机构对向持卡人收取的违约金和年费、取现手续费、货币兑换费等服务费用不得计收利息,这些规定使得持卡人的负担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然而,在实际中困扰信用卡持卡人的收费项目还有很多,分期手续费就是其中一个。北京的张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于2016年11月份在某股份制银行分期购买了一部iPhone7手机,分12期还款,而在今年1月份,由于其拿到了年终奖想提前还款,被银行告知不仅需要还全部本金,剩余9期的手续费也必须全部缴纳。

张先生认为,此前在银行贷款买房,提前还款而且是部分还款,也并未收取手续费,剩余期数均按照提前还款后金额重新计算,这样才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分期购买商品,提前还款后同样不占用银行本金,却要如数缴纳后续并未发生业务的手续费,作为持卡人显然不能接受。

本报记者致电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了解到,目前银行大多按照业务确认即收费原则,并在分期合同中明确写明,提前还款申请成功后,持卡人须一次性偿还提前还款金额和提前还款期数对应的分期手续费,已计账的分期手续费不予退还。

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采用一次性收取手续费原则,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则为分期收取手续费。在分期手续费率方面,大多在月利率0.6%到0.8%之间,国有银行的分期手续费相对较低。

以1万元消费分期为例,分期6个月,持卡人需要缴纳的分期手续费为360元到480元之间,即便持卡人仅仅实际分期一个月,这笔钱也同样需要缴纳。

此外,办理信用卡分期,如果发生退货行为,损失同样需要由持卡人承担。例如,某国有大行信用卡分期业务规定,已成功申请消费分期的交易若发生退货,仅在持卡人主动申请全部金额提前还款时,我行才终止其分期付款业务,已记账的分期手续费不予退还。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因商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一旦发生退货行为,已经收取的手续费便不再退还,需要持卡人自己掏腰包。

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卡中心人士表示,银行信用卡分期和银行购房贷款等虽然都是银行信贷业务,但是两者的资金量是不一样的,资金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完全不同,并不能一起比较。此外,针对有短期还款意愿的持卡人,该人士建议按照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分期期数。

消费金融公司设定犹豫期

虽然利率通常比银行高,但是消费金融公司对于分期业务的流程制定则更人性化。例如,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的捷信公司,就设置了分期购物的缓冲地带,给购买人提供“15天犹豫期”服务,即消费者在办理贷款后,若想取消贷款,只需在15天内归还本金,便可以终止合同,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根据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合同,客户提前全额还款或者部分还款都会在费率上有一定减免,如果客户提前全额还款,后续手续费则分文不收,如果缩短分期周期,则也按照更改后费率进行计算,此举为客户合理安排资金提供了便利。

不过,消费金融公司的门槛较低也为套现人群敞开了大门,由于银监会明令禁止给大学生发放信用卡,消费金融分期后套现就成为了许多大学生周转的捷径。

在某手机论坛上,有长期公开收购分期手机的黄牛。有黄牛表示,如果人缘好、肯干,可以给他当代理,拉来一个可以给提成,而在许多消费金融公司注册时,也大多可以填写邀请码,作为代理的推广凭证。

事实上,这样的分期网站并不在少数,门槛低到甚至一张身份证或者在校大学生学生证就可以进行借款。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年《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其中,二、三线城市大学生占大学生分期消费的84.5%,表明二、三线城市学生相比一线城市更有分期消费需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