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土资源重大改革落地生根
《瞭望》:改革工作也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点。除了已经谈到的供给侧改革外,2017年还将推进哪些改革任务?
姜大明:土地制度、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等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要打好攻坚战,力争新突破。
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三块地”改革进入冲刺阶段,要抓住节点、倒排时间、落实责任、加大力度,确保顺利“收官”。坚持用途管制、分类管理,尊重基层首创,支持地方在坚持改革底线和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改革提供基础支撑。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改革成果。
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等综合性改革,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增强改革合力。对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矿业权出让制度、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等专项改革,要搞好新旧制度衔接,及时制定配套政策,扎实组织开展相关试点。全面开展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深化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加大新疆油气试点、贵州页岩气竞争出让和山西煤层气试点探索的统筹推进力度。加快研究制定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文件,发挥好指导作用。
同时,落实责任分工,结合实施全国国土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积极参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增强资源自主保障能力
《瞭望》:国土资源工作关系发展的可持续性,围绕着增强资源自主保障能力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姜大明:作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主责部门,我们要始终把提高国家能源资源自主保障能力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重点工作。
加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强化清洁能源、新能源和战略新兴矿产勘查。选择重点地区开展中大比例尺地热资源勘查。推进干热岩资源勘查和开发技术攻关,开展勘查开发示范工程建设。继续加大“三稀”矿产勘查力度。
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落实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意见,开展探明储量矿产资源确权登记和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试点,推广应用节约和高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制定重要矿种“三率”指标。继续实施钨矿、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制度,落实稀土等矿产地储备与保护制度。
加强城市地质工作。要发挥地质勘查工作优势,聚焦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发展地下空间高精度探测技术,梯次开展地下空间三维调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示范,科学评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和利用前景,加快查清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推进城市立体发展和地下空间安全利用。
加强矿业国际务实合作。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继续用好国际矿业大会等重要平台,主动参与全球矿业治理,提升资源市场定价权和制度性话语权,提高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
切实维护群众资源权益
《瞭望》:土地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维护群众资源权益?
姜大明:这也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一是更加用心用力助推脱贫攻坚。对全国83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个县专项安排600亩年度建设用地指标。打通增减挂钩与占补平衡政策,允许增加的耕地作为补充耕地指标,向省域内经济发达地区有偿调剂使用。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地质调查、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和资金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
二是全面加强不动产权益保护。巩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成果,力争年底前所有市县全部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全面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充分发挥不动产登记保护权益、保障交易、便民利民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探索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加大征地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完善国土资源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三是重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全力推进重点省份综合防灾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